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米易县第二小学:校园盛开民族团结教育之花
来源:九派教育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2-01-17
       米易县第二小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学生209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53人;在职教师119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23人。近年来,学校从抓组织体系、宣传教育、示范带动、活动载体入手,切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各民族学生在学校和睦相处,健康成长,民族团结教育之花在校园绽放出多彩的风姿。
       抓组织体系,提供机制保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每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班子成员、班主任、科任老师,建立了工作督查机制和奖罚制度,工作有人抓,有人负责,做到了学校有方案,班级有计划,老师有打算,学生一个不能少,人人参与其中,确保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活动有步骤、有计划开展。
       抓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利用校园广播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和热爱祖国、党的民族理论等的宣传教育;制作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民族文化宣传栏,生动形象地展示各民族的民风、民情和民俗,营造了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举办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让广大师生在了解民族知识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以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声势,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入全校师生心中。
       抓示范带动,激发创建活力。选树身边好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传递正能量。学校彝族教师张春美荣获好人、全国百名“传承好家风的好妈好爸”、四川省最美家庭、四川好人、四川省优秀母亲等荣誉,她的先进事迹,为全校师生树立了楷模形象,增强了全校师生民族自豪感,全校“学习好人、崇尚好人、争当好人”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凝聚起全校师生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动力。
       抓活动载体,弘扬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融入日常活动中,以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以民族文化活动为主线,以“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即:开展一次民族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开设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活动,观看一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影片,师生会跳一种民族舞蹈,会唱一曲民族歌曲,学会一项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把“六个一”活动作为学校常规活动,全校师生体验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自信心、自豪感,逐渐形成民族文化育人特色。近日,学校入选第六批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示范校拟命名名单。
作者/来源:九派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