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为期半年的主题家访活动
【现场】
□本报记者 杨路帆
7月14日上午,巴中市巴州区十小四(一)班班主任高智明来到园艺场三村四社李海燕家中开展家访活动。高老师与李海燕的父母全面交流了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并对下一步的教育方式、方法进行了沟通。李海燕的父亲李贵刚说:“家访让我们更好掌握娃儿的情况,从而相应加以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在思想上提高,在习惯上有所改变。”
7月8日,巴中市教育局发出通知,在全市中小学(含职业中学)教师中认真开展“走进学生家庭、温暖学生心灵、陪伴学生成长”主题家访活动。活动从今年7月开始至今年12月底结束。此次活动将覆盖巴中市所有中小学校,活动期间将有3万余名教师深入学生家庭走访,近距离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实现家校共努力,让家庭教育与课堂教育紧密结合,为全市70余万学生建设更好的学习环境。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践行师德,关爱学生;家校合作,携手育人。”巴中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建仁表示,“我们想通过多种形式的家访,进一步增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理解、信任和情感,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此次家访活动遵循“三全、两为主”原则,即所有中小学校全部参与、所有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覆盖全部学生家庭;家访活动以进村入户实地走访为主要形式,以互联网、电话、信件、短信等为辅助形式,以班主任教师为主,其他科任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都要参加。
活动要求,教师在家访时必须做到“八回访”、“七必进”、“六知道”和“五不准”。“八回访”即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留守学生、单亲学生、近期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进城务工子女、残疾学生、有心理障碍等八类学生家庭,要在进村入户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七必进”即党政的关心支持进家庭,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进家庭,素质教育理念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和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安全和文明礼仪教育进家庭。“六知道”即学生和家长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家的表现情况,教师知道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搞好家庭教育,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知道社会和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五不准”即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索取利益或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
目前,该市各地各校正在抓紧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并召开动员会进行全面安排部署,部分学校的3500余名教师已正式开展家访活动1.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