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消息是:今年全省财政性教育支出占比将达18%
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泸州市政协副主席张方正提交了一份提案,题目是《关于进一步加强高中教育的建议》,全面列举了普通高中当前面临的五大问题。提案一经提出,就激起了众多委员的共鸣。在1月8日和9日的分组讨论上,来自全省各地教育界的委员就此展开热烈讨论。
现状
五大难题制约高中教育
“绵阳南山中学债务总额超过1.3亿元,年利息超过1000万元,学校已不堪重负。”针对张方正提出的高中学校债务沉重的问题,省政协委员、绵阳南山中学招生处主任蒋增友深有同感。
张方正透露,在泸州,全市普通高中负债总额近7亿元,其中仅泸县公办高中直接债务就达2.1亿元。
负债重,只是当前全省普通高中面临的困境之一。
省政协委员、郫县第二中学校副校长李红在调研中发现,普通高中学校办学经费是个普遍问题。省政协委员、自贡新鹤中学校长江邦跃说,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运转问题更加严峻。
教师收入偏低是委员们关注的另一个问题。2009年开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开始享受绩效工资,而截至当前,绝大部分省内普通高中学校,这一部分收入还没有完全到位。
第四个难题是高中教师收入不高,但工作负担重。张方正调研发现,全省很多学校的师资配备没有达到省上确定的1:14.9的师生比例标准,如泸州高中一所学校就缺编24人,泸县急缺高中教师66人。委员们反映,这样的情况同样在自贡、宜宾、绵阳、眉山等地广泛存在。
第五个难题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软硬件达标难度大。普通高中课改所需要的一些条件,如专用场地、设施设备等由于受政策、土地、资金等的限制,难于在短期内达标。
探因
财政扶持力度有待加大
说起导致当前高中教育运转困难的原因,江邦跃向记者透露,自贡最大的曙光中学,去年财政拨款只能维持学校两个月的开支,其余10个月靠学校自己想办法。
与此对应,去年全省地方自有财力在教育上投入超过500亿元,增长幅度最大,增长12.5%。但其中,生均公用经费相对较少。并且,省政协委员、仁寿鳌峰初级中学校长黄尚彬认为,只按学生人数来拨付公用经费,对于一些规模偏小的学校极为不利,它们难以运转。
与上述两位委员观点略异的是,李红将问题的症结,归为高中阶段学费太低。据她介绍,目前全省高中阶段学费最高标准不超过500元,过去十年都没有变化,这样的标准连书本费和水电费都不够。
对于师资短缺的问题,江邦跃认为,导致当前高中学校缺编不补人的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不愿承担更多的教育负担,而国家主管部门,对此缺乏必要的督导监督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省部分地方就招聘了一批教师,有效缓解了当地师资短缺矛盾。
应对
今年全省财政性教育支出占比将达18%
“解决当前困境,应该坚持两手抓。”李红认为,解决当前普通高中的困境,一方面要继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可适度提高学费。
“这样会不会加大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对此,记者有疑问。李红回应,可同时对贫困学生加大补助力度。
李红还建议,为了解决部分规模较小的学校运转困难问题,相关部门在对生均公用经费的拨付方式方面,应该进行适当调整。可以考虑给每个公办学校一个拨付基数,然后再按学生人数进行拨款。
对于高中师资短缺以及教师招聘环节存在的“只进不出”的现象,李红和江邦跃认为,省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这一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将教师缺编问题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范畴。同时,在教师招聘环节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比如,去年郫县开始实施中学教师“县管校用”模式改革,就增加了学校的话语权。
针对高中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标准等问题,蒋增友建议,应该逐步改变当前以县为单位核算的现状,适当提高统筹标准。“如果能实现省级统筹,那是最好了。”
有个好消息令委员们振奋。元旦前夕颁布的《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确保到2012年按可比口径计算的全省各级各类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18%,以后年度随财力增长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