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现代社会挑战与教育变革导向
来源:棠湖中学校长 作者: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7-06-13
      一、现代社会挑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微软公司、Intel公司取得世界性的成功,意味着人类已经开始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预示着人类需要用一个新的评价体系来衡重人的力量。面对这种变化,中国的教育不能不需要新的视角、新的品质。中国、中国人、中国教育,不可避免地要接受新的人力评价体系的挑战,中国人需要获得新的能力和性格品质。知识经济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对中国人提出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但同人适应未来社会,进而同教育直接关联的,首先在于三个方面。第一,知识超速积累和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正发生迅速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人们超越通常的知识序列,直接面对现代生活的要求,要求人们掌握获取最新知识的手段,独立、灵活、创造性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最经济的途径和方式适应社会。很显然,在知识积累速度和知识获取方式急骤变化的条件下,学校教给学生一定知识,已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的目标。现代学校教学的更为重要的目标,是通过传授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获得获取新知识的知识基点,熟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并养成独立判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进取性格倾向。“授人以渔”,已成为学校真正发挥其应有社会职能的基本原则。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的迅速变化面前只能缩手无策,那教育就无论如何是失败的。第二,世界将继续一体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实施又会使中国社会发生迅速分化,社会的这种一体化和分化,需要人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定位和社会定位的能力,即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选择恰当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在某些传统的社会等次序列被打破的同时,形成合理的社会定位概念,有效地建立起促进个人发展的精神背景和自我引导机制。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世界范围内交通的日益便利,通讯的日益便捷、廉价,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普及,VCD机及廉价光盘的流行,互联网络与新闻媒体的广泛覆盖,使得人们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可以触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国际间经济和文化交流,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分。“地球村”已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已经成为事实。世界在经济、科学、文化上的一体化,已经超过了政治和军事上的一体化。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群、城乡和地区间的社会分化。这种分化与世界的一体化一起,深刻地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存环境,使得生存环境更加复杂、更富于压力和挑战性。在这个急骤的变化过程中,个人的、教育的和文化的准备显然是不充分的。这样,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怎样的社会定位和精神定位系统,教育在个人形成这一系统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发挥作用,就成了现代教育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第三,旧有的社会引导体系在许多领域内会失去它的作用,高度竞争和高度合作同时成为人们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对立的人际关系处境。面对这种处境,每一个人必须学会自我引导,学会建设性地合作和进行规范的竞争,并在合作与竞争的同时获得最好的个人生长环境。工业化在中国大地上广泛延伸,迫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告别田园时代的生存方式,并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广大中国人的观念。自给自足和家族依赖的封闭生存方式,已经从根本上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社会许多领域的不必要的强制性制约正在被放弃,许多生活领域的旧有体制将被打破,个人将有更大的社会选择自由。对于习惯于以被引导、被“安排”和被“分配”的方式生存的许多人来说,这种积极变化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这意味着在许多生活领域内,人们原来依赖的社会维系体系,已不能像过去那样引导人们的社会生活,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独立引导自己,在各种可能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机会,学会面对合作和竞争并存的矛盾人际关系处境,并同别人建立起富有建设性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不难看出,未来走上社会的中国儿童,必须养成新的能力和性格品质。这些品质是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的心理准备,也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社会化任务,对他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无论是在作为非系统化教育环境存在的家庭,还是作为系统化教育环境存在的幼儿园和学校,对于当今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究竟需要养成哪些能力和性格品质,以及如何使儿童养成这些品质,都远没有获得明确的概念。与其他领域所遇到的挑战相比,教育的挑战实际上更为严峻。二、教育文化环境的现状与反思建国以后,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十分明确的,即培养德、智、体等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至今在实质上没有改变过,事实上也不需要改变。但是,对于究竟通过怎样的操作性过程,才能使这一美好的愿望(教育目标)变成现实,人们却一方面缺乏应有的明确概念,一方面又较少实质地考虑怎样随着社会现实的改变,用适合于不同时代的操作手段,达到不同时代都需要达到的同样目标。改革开放已历经20年,社会状况、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社会对人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社会的教育观念、学校面貌、教师队伍状况、教学方法、教材,却远没有发生应有的对应性的改变。落后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能够适应和领导时代潮流的合格人才,这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教育必须改革,而且是迫切需要改革。社会发展超前和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已经在中国广泛的地区内存在。社会一方面大批人员下岗,另一方面又高度缺乏高素质的开拓型人才;一方面大批人员待岗,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主要为简单劳动的就业空间,被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大批人口所挖掘和补充。这种人员的过剩与短缺,就业可能性的空置与补充,不仅是社会发展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矛盾,而且也是教育发展滞后和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矛盾。人员的下岗和待岗,高素质开拓型人才缺乏,一方面是有关人员知识与能力结构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也是性格倾向和特点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教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它不仅与人口素质紧密关联,而且与国家经济发展攸切相关。从现阶段中国家庭、幼儿园和学校的教育实践看,中国儿童的成长环境仍然高度受中国某些传统文化倾向的制约,在整体上,教育的实际环境有许多侧面同大社会的时代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中国文化有5000年的深厚积淀,极大地丰富了全人类的文化多样性。而且,随着时代的推移,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将更显其独特的价值。但是,评价一种文化不只需要考虑时间或历史的尺度,更需要用进步的概念来衡量一种文化的品质和力量。如果一种文化在历史上促进一个种群的发展,并使其生存能力超越其他种群,而且在现时代也正发挥着同样的作用,那么这种文化就是积极向上的。与此相比,如果一种文化对一个种群产生的作用力正好相反,那么意味着这种文化需要补充新的品质和新的力量。对教育而言,作为背景存在的文化传统存在着显然的负面效应。在现时代的中国,市场经济的实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分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都高度需要人们有自立、自强的精神,用积极、进取、创造的方式对待多变的世界,懂得按付出期待收获,在自我生命与自身目标、自我与他人、家庭及国家关系等诸方面建立起自觉信仰,并在个人获得力量的基础上,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自尊与自信,在生活目标和行为调整方面真正建立起自律机制,最终使自己在实现个人理性目标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中走向自由。但是,社会的现实是,人们的太多行为仍然受某些文化传统的惯性引导。在儿童的实际的成长环境中,充斥急功近利的选择倾向、平均主义的思维方式、他律的道德状况、官本位的权威主义待人态度、规范由于自我的相对性而缺乏应有的制约性、由于简单利益的驱使而广泛忽视标准或给标准打折扣,等等。可以肯定地说,几乎没有一个儿童能够摆脱这种与时代能力和性格品质养成相违背的成长背景。在道德教育方面,从雷锋精神的宣传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再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都没有能够抵消某些文化传统对人们生命目标的消极影响。仔细研究人们对传统的“福”的概念会发现,至福的最好诠释,竟然是“不用付出就能获得”。人们对“好工作”、“好职位”、“肥缺”概念的普遍一致,正好印证了这种心态的广泛存在。皇帝是“不用付出就能获得”的最高代表。可能正因为如此,“皇帝戏”、皇帝故事总是代代相传,而且广泛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对于接触文化特征强烈的当代中国而言,建设性的外来文化精神最终融合为中国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将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人类文化融合的历史不难发现,一种文化接受外来的非己文化时,首先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受到影响,而且必须经过长期的文化磨合,才有可能真正与原有的文化精神相互渗透,并最终植根于产生这种文化的土壤。外来文化冲击和社会的迅速分化,追求高品质物质生活和时尚、享乐主义、强调自我等西方文化表面的东西,在普通民众与青少年人群中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作为西方个人主义文化深层底蕴的自立、自强、进取、超越、尊重、自尊、理性、秩序、责任、规范、平等、博爱、科学、民主、自律、自由,以及西方文化中为信仰、真理、国家、自由、公正、人道而战的个人英雄主义,并没有自动随西方物质和以各种出版物及软件为媒体的文化产品进入中国,更没有进入人们的深层价值思想体系。“洋为中用”,仍然是当代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倾向。人们日常生活的“西化”或“洋化”,与人们的基本思维和行为模式依然受传统文化惯性引导形成了鲜明对照。在这种社会条件下进行教育,不能不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学校三年,不敌社会三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