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11月2日电 用教育托起城市以教育改变农村
“十五”期间,齐市教育一些工作已跻身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齐市教育局先后荣获150多项国家、省、市级殊荣。其中,基础教育迅猛发展,全市“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0.8%,比2000年增长一倍多。职成教育、高等教育快速、稳步发展。教育质量逐年大幅度提升,2006年全市小学、初中毕业生合格率分别达98.6%、95.1%,比2000年分别提高2.6个、5.1个百分点;高考本科段录取率达60%,比2000年提高12个百分点;2007年高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市600分以上1422人,比2006年增加400人。2006年全市中职技能鉴定中级获证率、高职升学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85%、100%、95%,分别比2000年提高27个、26个、14个百分点。
教育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创建了2所地方高校,填补了我省无交通职业技术院校的空白。全市撤并中小学508所,撤并中职学校117所,年培训在岗职工4万人次,就业与再就业培训5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9万人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向上争取资金2.1万元,改造危房460所,新建校舍49所。全市农村信息化设备覆盖率将达到100%,提前四年完成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到2010年底前中小学校以不同方式实现“校校通”工程建设的目标。今年秋季开学全面叫停义务教育阶段公有民办学校招生,4000余名学生直接受益,仅此一项年减少群众经济负担728万元。
“十一五”期间,到2008年,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达100%。深入开展资助特困生活动,坚决遏制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向“双高”普九迈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市所有乡镇都要建立成职联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或综合中学;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办学面要达到90%以上。在全市建设1个国家级、4个省级、8个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年培训农村劳动力80万人次,职工培训15万人次,年推广实用技术60项次左右。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到2010年,全市90%独立建制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60%的中小学实现“校校通”,全市规范化中小学校比例达到98%以上。2010年,大部分学校成为终身教育载体和学校,形成覆盖城乡、贯穿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逐步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