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新学期第一天,总计达3万余名的外来民工子女在我县入学。其中,2万多名学生领取了免费教育券。名校
据悉,在我县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有69万多。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县受到良好的教育,牵动着众多人的心。
民工子女学校 走上“规范路”
今年暑假,县教育局联合当地镇(街)党委政府,对全县12家无证幼儿机构和1所非法民工子女学校进行专项整治,并对阮社竹林、华舍兴华、杨汛桥江桃和越城区新蕾学校等6所民工子女学校进行了网点调整,对网点调整后的师生进行了分流。名校
在过去5年时间里,我县取缔了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低劣的3所非法无证的民工子女学校,将4所私人民工子女学校“收编”为公办学校,纳入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统筹管理,同时,又创办了福全陈家葑民工子女学校等3所规范的公办民营非营利性民工子女学校。
在柯岩,原计划撤并的永红小学改为公办民工子女学校,接收柯南区域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在华舍,蓝天实验中学整体搬迁到华舍实验学校内,实行一体化管理,兴华民工子女小学整体搬迁到蓝天实验中学校址内办学,最大限度接纳柯北区域民工子女入学;在齐贤,新建的迎丰小学如期开学……经过一个暑假的撤并调整,我县民工子女学校办学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名校
确保每位孩子 都能“有书读”
开学第一天,来自福建厦门的赵靖凯走进鉴湖小学,与本地孩子一起,高高兴兴地领取了免费的新课本。“我在柯桥做布生意,从家里到学校也只有5分钟的路程。”父亲赵世昌说,孩子能在这么好的学校上学,他就更安心了。
像赵靖凯这样,符合省政府关于规定入学条件的2万多名民工子女,走进了我县公办学校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县教育局要求,公办学校只要有名额就不能拒收外来务工子女入学。
让民工子女 得到高质量教育
县教育局还重新修订《民工子女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细则》,对民工子女学校的师资建设、教学管理、校园安全管理等都作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我县还专门为每一所民工子女学校指定一所公办示范学校,结成一对一的“教育共同体”,实行两校捆绑考核。通过集体备课、教师论坛、课改沙龙、读书节等形式,示范学校引导教师共同学习研究,帮助提高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水平。名校
让“他们”尽快融入到“我们”之中,借鉴上海、宁波部分先进地区经验,县教育局提出,率先实现两个100%:民工子女学校100%实行公办民营非营利性运作,符合入学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00%进公办中小学就读。
来源: 绍兴县报 作者: 陈芳 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