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高傲、放肆……这些在常人眼里看来是贬抑的字眼,却被90后中学生响亮地喊出:“哦~我们是90后!我们是自大的一代,高傲的一代,放肆的一代,也是上进的一代,勇敢的一代,欢腾的一代!我们生于世纪的交界点,我们成长在繁荣颠峰的新中国,我们体验着世界合一的精神冲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尽情享受人生!”
在日前启动的“外研社杯”第24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的参赛作文中,出现如此这般豪言壮语的,比例高达80%。于是,更映证了社会上好多人对这一代的看法,认为他们蔑视传统文化,没有礼貌,狂妄自大。
但有专家表示,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对90后的教育方式需要改进。以传统的方式来教育90后恐怕困难。因为他们的接受信息的渠道比较多,接收量大,新新词汇也多,有些知识可能连老师都不知道。因此,一方面,老师需要融入到新的媒体环境中,了解新信息、新动向,这样可以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老师们要激发90后学会进一步的思考,开拓90后思想的深度,做到兼容并蓄。
对于90后来说,他们觉得,自己的狂妄其实源自于自信。一位90后在参赛作文中这样写道:“作为信息时代全球化浪潮席卷下成长的‘新新人类’,我们成为了特立独行的一代。我们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接受着外来事物;我们对全球各地的流行文化了如指掌;我们的认知早已超过了地域的界限……‘世界在你眼前’是我们生活的常态。”这种快捷,使他们更容易接触到新鲜事物,站在潮流的巅峰,所以才能自信地跟全天下人说:“我知道!”
为此,大赛组委会特地在“外研社杯”第24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的开幕式上举行“世博风尚好少年”的主题讨论活动。承办本次活动的《中文自修》主编王意如说:“语文,从来就是关系到民族文化传承的大事;90后,更是中国的未来。我们希望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的活动,不仅能展示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能展示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唤起全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促进90后更加健康地成长,成为祖国所需要的人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著名作家赵丽宏、秦文君,上海市文明办陈振民、百家讲坛知名教授鲍鹏山做了视频和现场访谈。专家们注意到社会上对90后的一些比较流行的看法,比如说比较夸张,比较自我,特别自信,有的还比较自私,对此进行了中肯的分析。认为经过社会实践、特别是世博这样大的社会实践锻炼过之后,90后在健康成长,我们对他们要刮目相看。海宝一代给90后的同龄人做出了最好的榜样,那就是敢担当、有责任感、有参与精神和参与能力,这样的一代才是让人放心的一代,是真正的大有作为的一代。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裘新出席活动,并开通“外研社杯”第24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投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