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粤两课程入围我国首批公开课
来源:南方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11-22

     摘要:近日,首批20门中国大学公开课正式公布,“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同步向社会公众免费公开。根据教育部的规划,未来5年将建设1000门视频公开课,免费向大学生和社会公布。公开课在国外高校已经推行10年之久,而且在线学习资源极为丰盛。

  

 20111122083208.jpg
 
(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近日,首批20门中国大学公开课正式公布,“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同步向社会公众免费公开。根据教育部的规划,未来5年将建设1000门视频公开课,免费向大学生和社会公布。公开课在国外高校已经推行10年之久,而且在线学习资源极为丰盛。

  对中国的大学生和公众而言,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有非常多的免费学习资源,有电脑有网络就可以去学习。

  首批上线课程关注传统文化

  在爱课程的网站上,南都记者看到全部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根据点击量形成人气榜,排在第一名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主讲的《千古明月》;其次是《演讲与口才》;排在第三的是《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由北京大学阎步克教授主讲。接下来的排名靠前的课程有《现代礼仪》《六大名著导读》《王阳明心学》等。

  据悉,“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由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组成,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首批上线课程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为主,另外还有历史、哲学、科技、建筑等方面的内容。

  目前,绝大部分的公开课已经更新到3-4讲。据悉,这次上线的公开课,讲课的时间不同,最短的课程只有3讲,最长的课程有16讲,每一讲30-50分钟不等,大致相当于一节课的时间。

  多数用户评价正面

  记者打开《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这门课程,播放基本流畅,偶尔会有卡住的情况。在视频界面下面,一共有三个线路可供选择,如一个线路不流畅,可切换其他线路。在课程界面之下,有用户的评论,绝大多数表示赞赏,也有用户“希望网站更新快点,无字幕也先放上来嘛”。

  记者发现,大多数的用户评论都是正面的,称赞老师讲得好,公开课的形式也不错。据悉,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上线5天后,总体点击量超过10万次。记者注意到,在爱课程网最下方有关于知识产权声明“未经高等教育出版社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得以复制、镜像或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焦建利教授表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可以从用户的角度来多考虑一些,课程视频的时长可否再短一些,播放的界面能否调整得再友好一些,对学习者非正式学习行为的适应程度再高一些,课程视频的适用终端再多样一些。

  在线体验

  这次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首批一共有20门,来自18所985高校,其中广东有两门课程,包括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冯原教授主讲的《视觉文化批评》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何镜堂院士的《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

  冯原穿平常衣服出镜更真实发挥余地比平时上课小

  冯原教授主讲的《视觉文化批评》更新到第四讲,《认同与误读:建筑演进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这一讲通过丰富的案例,揭示出跨文化语境下文化传播的现象与意义。

  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冯原说,《视觉文化批评》是一门面对中山大学博雅班同学、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的公选课。这门课的特点之一就是,把原来归属于艺术学、设计学和建筑学的视觉现象,如建筑、绘画和影像等统统从原来的学科背景中抽离出来,把它们纳入到文化研究的框架之中,然后,结合来自符号学、社会学等各种学科的理论资源,重新解释和分析诸种视觉现象,以形成一种关于视觉文化的解释体系。

  冯原介绍,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是由教育部组织985高校开展的,具体做法由各个大学分别选择代表性的课程上报并由各大学独立完成拍摄工作,再由教育部有关部门的专家统一审核和选择。考虑到网络传播与日常的课堂上课有不同的特点,这次视频公开课是专门录制的。(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据悉,教育部主管部门特意强调,这次视频公开课应该有一定的“演课”特征,要求授课老师尽量穿正装。为了这次公开课,冯原重新编排了课件。“我认为视频公开课应该真实地反映大学课堂上课的即时性和生动性,我还特意看了哈佛和耶鲁的公开课,发现他们上课的方式都很个性化。所以,我就穿平常的衣服出镜,这样会更真实,更放松一些。”

  冯原说,平时上课的自由发挥更多,旁引博证的内容也会更多些,因为平时上课是按照学校的教学进程安排的,时间充分,而这次录制视频公开课,“我必须在脑海里重新设定讲课的对象和空间,我得想象我要在更短的时间内面对更多样化的受众去讲课,在这个前提下,发挥的余地就要比平时上课缩小了不少。”

  何镜堂院士将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相融合

  记者在线了解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何镜堂院士主讲的《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更新到第三讲,讲的是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创作。

  2010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上海世博会园区考察,在看完中国馆之后,与建设者代表一一握手慰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何镜堂院士就在其中。胡锦涛与何镜堂握手之后,继续往前走,当听到上海世博会有关负责人说,何镜堂是中国馆的总建筑师。此时,胡锦涛又走回来,双手握住何镜堂的手。“胡主席对我说,这个馆很有中国特色。”这张双手握手的照片成为第二天报纸的头版头条。

  上述的细节就是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何镜堂讲述的。11月18日,在爱课程网站上,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正在热播。在这堂课中何镜堂详细介绍了世博会中国馆的定位、建筑造型的来源,从中国文化符号中找内容,从中国传统建筑思想中,用现代材料现代技术现代的美学来整合,最终形成了东方之冠。

  使用指导

  大学生在线学习一定要学写博客(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焦建利教授建议,对于WE B2.0在线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感兴趣的同学,首先要学会利用搜索引擎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搜索就是学习。G oogle搜索的功能很强大,可多去了解。学会搜索只是第一步,难得的是要形成一种习惯。

  在学习中要保持好奇心,当发现新的WE B 2 .0应用的时候,应该首先去尝试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思考它对于自己的个人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有哪些可能的帮助。

  要学会管理自己的信息与知识。“我的经验是,在摆脱浏览器的收藏夹之后,先是使用MY PIP,现在在使用‘抓虾’。也可以试试iG oogle.”

  还可以加入一些实践社群,把自己的触角伸到外面的世界去。“比如,如果你对WE B 2 .0的课堂教学应用感兴趣,你可以参加由SteveH argadon在N IN G上创建的C lassroom 2 .0.在这个社群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万多位专家学者,跟他们一起切磋琢磨,你想不提高都难。”

  焦建利表示,要利用协作平台,尝试远程协作,比如WIK I平台,计算机居间的通讯(C MC)等。要学会在线阅读,可以订阅你感兴趣的新闻、他人的博客或者所在领域的信息。

  对于大学生以及所有的学习者来说,及时总结,养成撰写博客的习惯,这个非常重要。博客只是形式,而这个形式背后,是将阅读、思考、实践、反思、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记者手记

  多学学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部分大学一直在说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可能先要看看世界一流大学在做什么显得更为实际。

  在南都举办的公众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说,中国的教育必须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在教育方面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我想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为什么中国很多人以前没有注意到国外大学公开课,怎样去获取世界范围内的教育资源,中国的大学公开课怎样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C urtisJ.B onk著作《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中文版今年在中国出版。看过这本书之后,记者感慨万千:世界上有无数的开放的免费教育资源,有多少高校、多少基金会都在参与其中。

  声音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正式推出这是好事,我们对此密切关注,希望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长期开展下去。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焦建利教授

  我还没有看过中国大学公开课,以后会选有兴趣的去看。我看过国外大学公开课,老师讲得很生动,很有趣。我觉得大学公开课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共享资源,但了解的大学生还不是很多。

  ———华南农业大学学生林周霞

  采写:南都记者 宋金绪

  实习生李梓君(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供图:C FP (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