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生态课堂有趣地段生回来了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12-19
  ●白云区从2007年起推行“课改”
  ●高考成绩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
  本报讯 (记者黄茜 通讯员唐卫民)近两年来,白云区多所小学的校长和老师都明显感觉到地段生“回流”甚至非地段生“慕名而来”的趋势。一些曾经招不满学生的学校如今招生时竟遭遇家长漏夜排队的“盛况”。从“冷”到“热”的关键词只有一个,那就是“课改”。记者从白云区教育局了解到,从2007年起推行的全面“课改”如今已有明显成效,“生态课堂”让老师和学生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教学质量也随之提升。最有力的例证是,白云区的高考成绩已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
  记者在白云区黄边小学旁听了一节“课改”后的英语课。传统模式下,上课是由老师讲、学生听;一节课上完了,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写作业,再带回来给老师批改。但黄边小学的“二五二童本课堂”模式是:课前预习包括知识回顾和自主预习两个任务,课中分为定标、自学、合作、提升、测评五个环节,课后设置两个层面的拓展性问题。老师要设计出“导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带着明确的目标去预习。老师的教学方式要做出巨大改变。在这节英语课上,老师扮演了一个“穿针引线”的角色,他放出视频教学片,提出各种问题,请学生回答。每个小组的同学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再推举代表来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评论。
  如果习惯了“规规矩矩”的课堂,再来到“课改”模式下的课堂,一般人会有点不习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自由发言、讨论,绝不是“一个声音说话”;一个同学发言后,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发表意见。同学们讨论到热烈之处甚至手舞足蹈,老师也不会训斥。
  据集贤小学对家长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63%的家长认同学校的课堂改革,认为比较适合孩子的学习,孩子在学习中越来越自信,孩子比较喜欢这种上课的方式。
  很多白云区居住的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为孩子上学考虑,首选都是“逃走”。他们要么出高价在老城区买学位房,要么拿一大笔赞助费去择校。办学质量的提升,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多所小学,特别是小区配套小学的招生“由冷转热”。以白云区集贤苑教师新村内的集贤小学为例,这是一所公办民助的小区配套小学。2003年建校时,只招到72个学生,其中最少一个班只有4人。白云区高端社区颐和山庄里的颐和实验小学2007年招了第一届学生,只有23人。
  但课改以后,“逃走”的生源回来了。集贤小学校长刘利介绍,该校的地段生一下增加到100多人,学校目前已经有700多名学生。“之前有些家长已经在老城区买学位房把户口迁出去的,不少都纷纷迁回来。”颐和实验小学校长李兴球介绍,现在有一些“海归”都愿意让孩子入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