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分级阅读引发热议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4-12

 20120412085853.jpg

湖北五峰县的小学生正在阅读课外书。青基会供图

  本报讯(记者李晋)为提高农村青少年课外阅读水平,4月5日,青基会启动“希望工程快乐阅读”项目,在全国900多所农村小学试点分级阅读,20万学生将获益。为此,有专家担忧分级阅读或将产生一个标准,将成人的个人体验强加给孩子。

  半数农村小学生一年读书不足4本

  今年初,青基会在湖北五峰县(土家族自治县)的6所学校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过去一年,五峰县49.6%的小学生读书量在4本以下,仅35.5%的学生经常阅读课外书,明显低于武汉某小学的65.8%。

  在谈到孩子课外阅读困难时,五峰县43%的学生家长认为“家里经济条件差,不能给孩子买书”。此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读物偏少,25所学校适合阅读的图书平均比例仅为51.1%。

  900所农村小学试点分级阅读

  据介绍,项目遴选了文学、科普、人文等30种书目,按照分级阅读原则分为低段(一、二年级)、中段(三、四年级)、高段(五、六年级),每个级段10本。

  青基会要求受助学校每周安排阅读课,并组织专家培训阅读指导老师等。

  项目将在湖南、湖北等7省900余所农村小学试点,预计受益学生将超过20万。

  专家观点

  分级阅读或将标准强加给孩子

  当天,多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出席了启动仪式,探讨中国儿童阅读现状及在农村推广阅读的重要性,并对分级阅读及电子书籍是否适合孩子阅读需求展开讨论。

  争论一电子和纸质书籍哪个更适合孩子阅读?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认为,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孩子们更愿意阅读电子媒体。

  “这是个伪命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说,二者并不冲突,相辅相成,只是载体不同而已。她认为,12岁前的孩子视力不稳定,不适宜看电子书籍,更适合阅读纸质书籍。

  争论二分级阅读是否满足孩子对阅读的需求?“看到什么读什么并不适合孩子的阅读需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儿童认知是有规律的,低年级要以图为主,如儿歌、童话,应该尊重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注重不同年龄读不同书。

  “杂读没关系,读不懂没关系,只要他感兴趣可以多读几遍,也许在某个环境下就能触发孩子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袁岳则鼓励自由阅读,认为分级阅读容易产生一个标准,把大人认为的个人体验强加给孩子未必是好事。

  于丹建议,可做项目引导,如果有兴趣,什么书都可以看,分级的边界很容易被打破,实现起来也不容易。“比起其他方面,孩子对阅读的愿望更有意义,唤醒内在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捐款方式

  捐款120元可认捐一套图书并培训一名老师

  捐款12元可认捐一本图书。

  电话:64035547 64790590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手机用户编辑1k或2k发送至10699966,即可为“希望工程快乐阅读”捐款1元或2元

  (李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