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牛国喜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5-21

  静宁县甘沟中学牛国喜

  为执行新课程标准,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学习领会新课标理念下的有关数学教学中的价值观、研究观、开放观、创新观,为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命之树常青,教师要帮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数学学习观。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数学。让学生体会“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这一富含哲理的名言。事实上,数学是理性的世界,感性的音乐。它庞大的体系,严密的推理,精确的计算,灵活的思维方法,深刻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学史丰富的内容,数学家艰辛的探索与崇尚科学的精神,数学游戏的变幻无穷,用概率统计作决断、指导行动,电子计算机使整个社会为之改观等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热爱数学,为学好数学树立必胜的信念。

  有钻研的精神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学好数学需要一种理性的、钻研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创设自主探究的时空,以发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开展个性化学习逐步提高其自学能力,这是完成后继学习及胜任以后工作的法宝,是学生一笔永远的财富。笔者还特别重视学生对几何学的研究,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吴文俊院士指出:几何在中学教育有着重要位置。龚升教授在《数学历史的启示》一文中指出:“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是训练学生严格逻辑思维的最好方法之一,这种训练比上一门形式逻辑课更为有意义,而这种学习对学生终身有用。”钻研空间与图形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应用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除分类教学、分层设标之外,最有效的就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数学中每章知识几乎都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加大这方面教学的投入量是笔者的成功做法,因为在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与学互动,学与用互补,情与理并重,知与能并进,真与实并存,这是数学教育的反璞归真。比如著名的“古印度分牛问题”,既是一道很好的数学应用题,又隐藏着丰富的社会和人文奥秘,特别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人文素养。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并为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主学习、提高数学素养搭建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