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特级教师读真情文章 唤醒孩子心中的“字精灵”
来源:扬子晚报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01-15

20130115090400.jpg
  周益民老师的讲座,让300多听众如痴如醉。吴俊摄


  
  由扬子晚报、南京市教育局中小学学习力研训中心、日升教育主办的第23期“家长大学堂”前天在南京举行。本次邀请了全国小学语文教育名师、诗化语文教学创立者、琅琊路小学特级教师周益民老师,作如何唤醒孩子心中的“字精灵”专题讲座。南京市教育局中小学学习力研训主任谷力博士、日升教育校长张相中,以及本报读者、中小学老师、家长300余人参与。
  实习生钟婷明珠刘翊
  扬子晚报记者吴俊
  外出游玩,可精心设计
  周益民老师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字精灵”,唤醒孩子的字精灵,首先要寻找“字精灵”。小学阶段,不要让孩子做苦行僧,一天到晚地记、默、写,上各种课后辅导班。儿童可在玩乐游戏中,唤醒心中的字精灵,因为玩乐和游戏是孩童的本性。在玩乐游戏中,孩子会滋生很多感受、体验。
  但这个玩乐游戏,也不是随随便便地玩。周老师提出要玩得有趣;玩得丰富;玩得别致;玩得文化。这种玩也是需要学问的,需要设计和动脑筋的。例如爬山,可以把它设计成一次寻宝活动,和孩子一起去寻找。或者设计成一次探险活动、寻访活动、或者比赛,在寻访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经历。通过这样的做设计,爬山就变得有意思有趣味了。
  周益民老师说,他在组织孩子出游西湖时,为了让游玩变得有意思,就设计了一下。出游前,全班集体阅读了一本名为《西湖民间传说》的书,并组织了阅读后的延伸活动,班里同学交流、讨论,写出了《关于<西湖民间传说>之<白娘子>受欢迎原因分析》、《<西湖民间传说>之名人分析》等文章。来到西湖,老师和同学一起,把西湖和书里的故事实地对照,寻找白娘子、岳飞等故事发生的地方,一处一处寻找,这样一次西湖游就不是走马观花,而变得有文化、有意思了。回来以后,班里同学写了很多文章,《寻找传奇》、《西湖导游词》等文字很有趣味。
  周益民老师为家长们推荐了一本书《亲自旅行——成长新策略》,其中作者写出了和孩子旅行的亲身经历,每一次旅行都精心设计。家长们也可以学着把旅行设计得有文化、有意义。现在的孩子没有什么传奇、曲折的经历,很平淡,写作的素材也就少了。家长们也可以自己组织,或者几户家庭一起设计一些奇妙的经历,带着孩子一起感受。
  语言培养,先从阅读开始
  周益民老师认为,孩子可在高品质的阅读生活中,唤醒字精灵。为此,要广泛阅读、勤于阅读、精于阅读。高品质的阅读生活,才能培养孩子语言的品位,帮助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高品质的阅读养育孩子的语言素养和语言品位。
  但是令家长们发愁的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辅导书、课外书铺天盖地,而孩子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什么样的读物才是高品质的呢?周老师为大家朗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四年级语文课本的第一课《老师,您好!》,一篇是作家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现场的家长们听完之后,都觉得二篇各有特色。周老师告诉家长们,写作是个性化的体现,真正好的作品是那些既有个人真诚的体验,又有普遍情感的文字,堆砌好词好句的文章并不一定是好文章,所谓的好词好句要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
  高品质的阅读生活可以带给孩子什么呢?周老师请家长们与他合作读了一遍意大利儿童作家罗大里的诗《需要什么》:“做一张桌子,需要木头;要有木头,需要大树;要有大树,需要种子;要有种子,需要果实;要有果实,需要花朵;做一张桌子,需要花一朵。”
  周老师告诉大家,班里同学仿照这首诗写了这样一首仿作:“做一个鸡毛掸,需要鸡毛;要有鸡毛,需要母鸡;要有母鸡,需要小鸡;要有小鸡,需要鸡蛋;做一个鸡毛掸,需要鸡蛋一个。”孩子多读这样的作品,在如此高品质的阅读下,才能培养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孩子这样的思考方式,都是从阅读中而来的,在模仿中成长。周老师觉得孩子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叹的词尽量少用,不要盲目抒情,要写到具体实感的东西,通过具体的事情来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
  作家研究,五年级可着手
  周老师说,孩子到五六年级,他会让学生做作家研究,以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让孩子选一位作家,读这位作家的至少3本书,能多读更好,用很长一段时间来专门研究这位作家。
  他建议家长也可以做这样的工作,孩子是完全可以有能力做好的,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力量。有一位六年级的小姑娘研究的作家是曹文轩,写了一篇一千字的文章《美丽与哲学的祈祷》,有非常深入的哲学思考,看后他觉得非常惊讶也非常欣赏。孩子想得非常深入,经过一个学期的阅读思考,完全能够领悟到非常独特的思想。
  孩子选择不同风格的作家的作品,家长要带着孩子一块阅读,启发孩子有不一样的想法。家长会认为孩子爱看《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怎么死的,很令人担忧。但如果能引导孩子,深入地思考每位人物的死因、环境、时间等等,进行研究,就是很好一种阅读方式。
  好的书,要反复读,要大声读,读出声音来,读出韵律和节奏,才能自然而然地吸收、消化这些优秀文字的营养。好书养人,周老师为家长们推荐了几本优秀的图书:《镜子里的小孩》、《蛇年的礼物》、《南京的民间传说》等。
  儿童写作,先唤醒热情
  现在的孩子写读后感有三个固有步骤,开头先把书介绍;中间开始做检讨;最后再把决心表。公式化,口号化,周老师很反对。孩子还小,不要让他接受这种空的写作方式。
  孩子的文字面貌到底是怎么样的,周老师说毕飞宇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写满字的天空是美丽的》,其中有一段“那些日子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我的表达欲望,这种欲望至今没有泯灭。天底下没有比这样的课堂更令人心花怒放和心安理得了,她自由,充满了表达的无限可能性;她没有功利色彩,一块大地,没有格子,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他还说:“表达首先有乐趣、热情、然后才有方式、方法。害怕作文其实是童言有忌。”毕飞宇虽然不是一位教育家,但道出了如何写作文的真谛。
  周老师指出,现在的孩子缺少热情、乐趣,没有表达内心的欲望,和人分享的欲望。唤醒热情,培育乐趣,让表达成为生活的必须。表达是自由的,以交流为基础,理解和互爱,才能享受写作的乐趣。
  下期预告:本周日(1月20日)上午家长大学堂将邀请全国击剑冠军张松年,谈击剑教育与亮剑精神的培养。地点:游府西街小学阶梯教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