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教师挤占体育课当否决评优 将增加中考体育权重
来源:南方都市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10-25

【导语】:建立中考体育权重逐年递增至100%的机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报告书作为中小学生成长记录或其素质报告书的重要内容。将增加中考体育权重。

20131025082519.jpg
 体育课对锻炼学生的身体和品格有重要的作用。南都记者 王子荣 摄(资料图)

  体育课对锻炼学生的身体和品格有重要的作用。

  深圳中小学生体质达标率连续三年呈下滑趋势,与北京、上海等城市对比,大部分学生形态和运动能力指标劣势明显。首次送审的《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条例》,在立法必要性上获得人大肯定,但青少年体质健康、基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等成为意见焦点。市人大建议,对于中小学生体质连年下滑的态势,建议逐年增加中考体育权重。

  校长年终考核和学生体质挂钩

  市人大建议,建立中考体育权重逐年递增至100%的机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报告书作为中小学生成长记录或其素质报告书的重要内容,列入高中阶段学生档案,并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普高和中等职校要组织新生对此进行测试,其结果反馈给下一级学校。

  市人大还建议,对不能保证体育课课时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下降的学校,不能评为示范学校和先进单位,校长年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而学校对挤占体育课的教师和考核达不到要求的体育教师在评优评先方面则实行“一票否决”。

  建议设体育设施硬指标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不少人大代表提出,基层体育设施是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但由于法规之间的不衔接,指向性不明确,导致目前深圳的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从源头规划上就很“弱势”。代表们建议通过立法程序,确保《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用地指标》得到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市人大建议,应保证体育主管部门进入住宅区的规划、建设及验收流程,赋予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更多权力。

  此外,部分人大代表还提出,目前深圳的公园等市政公共体育设施已无法满足市民需要,应与市政工程本身的发展同步,建议应在数量及质量上规定硬指标,一是明确市政工程配建体育设施的设置标准,二是规定不执行建设标准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