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小学生写对字遭批评 老师:没教过的字应用拼音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10-30

  家长

  细节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童童的经历被文女士发到重庆某论坛后,短短3天内引发了数百位重庆妈妈的回帖热议。

  反对老师做法的网友妈妈——

  “玻璃碎玻璃”:我觉得这样子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这种应该得到表扬,即便不表扬也不该这么批注在作业上啊。

  网友pinganxuli:我个人的看法是,文字是几千年来形成的,是一种文化,而拼音是当代为了统一认读而形成的一种工具。所以,识字才是基础,不应该本末倒置。其次,老师一次不经意的举动足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做批注时老师也需要慎重考虑。

  支持老师做法的网友妈妈——

  网友元元妈:即便认字也应该从一年级开始读,既然要从头学,就严格按照从头学的教育步骤进行。老师的出发点是拼音,拼音学会了也就学会汉字了,没有什么不对,舍拼音而求汉字,确实也可能让孩子养成写倒笔画的习惯呀。

  学生

  有兴趣学习是幸运,老师的打击更胜父母

  记者还相继采访了两位在读学生。来自重庆市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大三的陈继辰说,“这件事上我更在意两位老师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否定,这足以影响他们前途。”陈继辰认为,孩子有兴趣学习是一种幸运,老师可以就某道题做错了指出来,但没必要通过某些看似不经意的方式去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否定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果。

  在读高一的唐飞更想说:“老师的打击更胜父母。”原来,在初三时作为物理科代表的唐飞因为一次考试失误,被老师顺口说了一句:“你还是科代表哦,还考这么差。”这让唐飞无地自容,“之后打心里也不怎么想学物理了,最后中考的分数比我哪次都低。”

  唐飞说,如果学生的成绩出了问题,大可以在私下与之沟通,没必要在作业上批注或在班上点名。

  专家

  “老师能不能考虑不一刀切”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职博士、副教授张仲明给了几点建议。

  这位妈妈可以告诉孩子,童童你写的字很正确,认识的字也多,真的很优秀很棒,超过了其他同学。但是,你能不能等一等其他同学?”如此一来,孩子或许会比较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指导。

  此外,从家长的角度来讲,让孩子超前学习是必须小心谨慎的事情。

  从心理角度上讲,如果孩子的学习积累大大超过了老师的教学进度,可能上课听讲时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会有一定阻碍作用。

  最后,从教师的角度上看,第一应该考虑到孩子在入学学习过程中个性化的表现,注意要因材施教。

  “比如童童字认得比较多,学得比较快,这时,老师能不能考虑不要一刀切?在和孩子沟通后,布置一些针对个人情况的特殊任务。”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