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校不仅存在繁华市区里,远郊区县甚至农村地区也有一些好学校,它们的硬件设施不比城市的学校差,老师们朴实践行素质教育,为孩子们打开一片辽阔的视野。昨天,重庆晚报记者随同市教委来到璧山县,就看到这样一些个性鲜明的好学校。
金剑小学
自己种菜做玩具
在校园真实版开心农场里动手种菜,观察蔬菜的生长变化;在科技实验室里操作机床做小零件,设计自己喜爱的小玩具……这样的科学素质教育,已成为璧山县金剑小学一大特色。
该校党委书记肖廷均说,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该校开设了专门的科技工作室,购置了计算机、车床、模制工具、制陶机等设备,供学生开展车床工艺、模具制作、陶艺、电子积木、电脑设计制作等活动。
在这里,同学们还能体验自己种植蔬菜瓜果的乐趣。该校专门开辟了一块500平米大小的种植园地,分到每个班级,学生按不同季节,自己种植时鲜蔬果,通过种苗、培土、浇水等,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对小动物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养蚕、饲养小蝌蚪等。
该校还建立了学生气象站,配备了百叶箱、风向标等,每天让学生轮流观测、记录数据,并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县污水处理站、气象站等实地观摩学习。
河边小学
人人写一手好字
走进璧山县河边小学,从校门到操场再到教学楼,无不散发着浓浓的书法文化气息,书法课是该校学生的必修课。
该校校长李天宁说,学校从2006年起开展书法教育,每个班每周有两节书法课,1—2年级低段的孩子学硬笔书法,3—6年级学毛笔书法。对书法感兴趣的孩子还可参加书法兴趣班,周末学校免费对书法特长生进行培训。
该校还成立了专门的书法教研室,由14名书法教师指导孩子们学书法,并设置专门的陈列室,展览师生们的优秀书法作品。
“书法不只是让孩子们把字写得好看,对磨炼他们的心性,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好处。”李天宁说。
八塘小学
零距离了解世界
八塘小学是璧山县地理位置最偏远的小学校,离县城有40公里,与北碚区、合川区相邻,但该校师生并不落伍,因为学校设立了云课堂,让他们与名校名师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
该校专门开设了一间云课堂教室,有50多台笔记本电脑,师生们通过学习软件互联,老师可在网上下载课件给学生讲解,学生可自由上网,或在老师指导下进入教育资源网进行网上学习。
与云课堂配合的还有一间网络备课室,八塘小学的老师们通过网络视频,与县里知名小学进行网上同步交流,一起备课和考研。
该校副校长张义态说:“学生和老师们的视野不再只是几本教科书和教辅资料,因为互联网给他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教学资源和成长空间。”
丁家初中
乐学课堂找快乐
在丁家初中的教室里,课桌椅不是按常规横齐竖直地排列,而是6张或8张课桌拼成一个小组,学生们围坐在一起上课,随时可以展开讨论。
该校校长曾随伦说,初中生跟小学生不一样,因为青春期,他们变得有点害羞,课堂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较少,如果教师沿袭生硬的传统教学手段,就会让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为此,该校以创设乐学课堂的理念打破常规,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快乐。他说,乐学课堂实行的是场景教育,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反思提高。每个小组不分好生差生,老师以引导为主,让学生们自主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在讨论中共同进步。
大兴初中
轮流管理图书室
在大兴初中,老师们鼓励学生看课外书,每个班上有开放的图书角,学生们课余可以自由取阅。图书角的图书是公益项目捐助而来的,根据不同年级,配备了适合学生们阅读的书籍,平均一个班有70多册书籍。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该校让全校班级轮流管理学校的图书室,管理内容包括中午、下午全校同学的借书、还书登记,图书整理及图书室的清洁卫生等。
“我们学校农村孩子比较多,视野比城里孩子窄,因此,他们更需要健康丰富的课外书籍。”该校校长吴家良说,课外阅读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对未来更有期望。
重庆晚报记者 汤寒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