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我陪孩子读经典”国学亲子学堂活动在杜甫草堂举行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4-11-11

  四川在线消息 (记者 李玥林)11月8日下午,杜甫草堂内,童声琅琅诵诗书。深秋十一月,全国各地30户家庭来到沉淀千年文化的杜甫草堂内,一同研读国学经典,诵读杜甫诗歌,画川派盆景,共同体味传统文化的悠长。活动伊始,在华夏儿童网创始人罗碧茵老师的带领下,父母陪伴孩子一同吟诵国学经典《弟子规》。


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四川在线记者方炜摄


认真听讲。四川在线记者方炜摄

  由方太集团和《南方周末》报社主办,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方太青竹简计划·我陪孩子读经典”国学亲子课堂2014年最后一站在成都杜甫草堂开讲。吟诵国学经典《弟子规》后,来自天津耀华小学的路正拓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妙解“信”字,以“信”的小故事以及如何亲身践行“信”作为切入点来阐释“信”的内涵,让小朋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仅提升了学习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来到杜甫草堂,自然少不了缅怀一下“诗圣”杜甫……活动现场,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和诵读杜甫诗歌,感受古人情怀,别有一番特殊的意义。伴随着回荡在草堂内的琅琅书声,小朋友们沿着幽幽小径来到了盆景园。在杜甫草堂小小讲解员的介绍下,参与家庭一同参观完盆景园后,小朋友们照着盆景样式,或临摹,或想象,自观察、交流及绘画中体会巴蜀传统艺术的魅力。

  传统文化根植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不仅在经典古籍上,也在从小的耳濡目染里。自2011年开始,“我陪孩子读经典”陆续走过宁波、上海、长沙等城市,与全国各地近百户家庭共读经典,体味中国传统。回首2014年,“我陪孩子读经典”又与全国各地家庭相聚在西安、杭州、天津、郑州、长沙和成都等六座城市,每行一处,都留下了丰富的记忆。

  这一年中,“我陪孩子读经典”首次尝试主题性的方式,将“孝”、“仁”、“义”、“礼”、“智”、“信”六大精义连贯整年活动。与此同时,除了沿袭传统的亲子诵读经典环节,活动更注重将当地的特色民俗融入课堂,不仅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也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知行合一”的意味。

  “百善孝为先”,2014年,我陪孩子读经典首站在西安展开即以“孝”为主题,孩子与父母一起学剪纸,剪“孝”字,通过亲身实践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杭州习 “仁”,通过“衢州莹白瓷雕刻”的手工活动,在父母的帮助下,小朋友们感受心手相连的力量,体验中国传统莹白瓷工艺;天津说“义”,“风筝魏”传人现场展示传统风筝制作技艺,耐心教授小朋友扎瓦风筝;郑州懂“礼”,在河南博物院老师们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体验制作朱仙镇木版年画;长沙解“智”,习武术操,学习如何成为智勇双全的人;成都立“信”,在杜甫草堂内用彩笔画出巴蜀风情和蜀人的利落性情。

  传统文化精髓与特色技艺的传承,源于书本,行在实践。2014年,“我陪孩子读经典”走过全国六座城市,帮助全国各地的孩子们体悟了“孝”、“仁”、“义”、“礼”、“智”、“信”的深厚内涵和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通过父母的陪伴,以亲子为纽带,传统文化为载体,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中研习国学经典,在寓教于乐之中体验民俗特色。

  作为“方太青竹简计划”的子项目,“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致力于搭建传承国学典籍,增进亲子沟通的平台,希望在父母的陪伴下,通过对古籍经典的诵读及解析,让孩子在纯真的内心中,发现仁、义、礼、智、信的种子,帮助孩子更好地懂人、懂事、懂物,习得做人处事之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