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制教学
让学习“上瘾”
于欣和她的小组制教学(二)
王争艳
小组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在相互探究、相互启发的良好氛围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从学会逐渐转变为会学、乐学。育明高中三年一班的“小组制教学”充分发挥赶、超、帮、带的作用,组内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组间公平竞争,使整个班级共融共生。
“帮助计划”不让一个学生落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如何发挥小组优势弥补个人不足,成为每个小组的重点工作。“第四轻骑旅”的小组长陈晨说:“我们小组先制定统一的小组计划,再细化到个人的成长计划,组员间相互帮助,针对某个同学的缺点制定帮助计划,如《某某习惯改变计划》、《某某性格改变计划》等,在组员的监督帮助下,都有了很大进步。”孙睿同学的英语学科比较薄弱,小组针对孙睿制定了《孙睿英语提升计划》,全组督促他的英语学习,他也立下英语达到130分的誓言,就这样内外夹击,他的英语成绩稳步上升,总成绩也随之提高。
学习知识也要“自给自足”
课堂教学不能盲目,要切中学生的需求或不足,这样才能称得上有效或高效。于欣老师的三年一班充分发挥了“小组制教学”的作用,做到了课堂合作、课间讨论、课外交流,绝大多数知识都是自我消化,无法解决的一些难题才会询问老师,他们深知只有经过思考碰撞的知识才能牢固掌握,真正做到了知识学习上的“自给自足”。
课堂上,老师布置任务或提出问题后,组员们迅速聚集到一起,相互交流、提出质疑,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确定最终答案,并派代表进行发言,在班级内交流。“通过小组合作,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加深刻,同学们独到的见解也拓宽了个人的思考范围,在不断的探讨中真正地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用。”王英男同学说。课间,三年一班的教室里也是三五成群的,有些是解决课上没有听懂的问题、有些是请教做错的习题、有些是在一起钻研难题……学生们抓紧时间解决各种学习难题。“为了拓宽思路,搜集更多的学习资料,我们还会利用休息时间结伴去图书馆,将难题一个个攻破的感觉实在很好,更收获了珍贵的同学友谊。”健谈的戴睿同学说。
相互角逐使一班成为领头羊
每天早晨,三年一班的学生都会很早到校,各科课代表会找出前一天讲过的重点题型进行小考,如英语科目不但每天要考单词,每两周还要举行一次单词竞赛。小考的成绩全部按小组计分,并且进行排名,对成绩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对成绩最差的小组进行惩罚。这不仅是对个人学习效果的检验,更是对小组组员责任感的考验,各个小组在激烈的角逐中,都进入了绝佳的学习状态,以势不可挡之势,使三年一班稳居领头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