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的旅游图被闫老师制作成旅游棋,学生们可以一边玩儿一边学。
一位老教师发明旅游棋、动物进化赛棋等课堂游戏寓教于乐,学生们纷纷来点赞,把他称为“发明家教师”
□记者谭萍实习生高胜楠文记者许俊文摄影
本报讯看到密密麻麻的郑州地图,你是否曾苦于难以记忆?但这对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三小的孩子们来说,却简单极了,他们下一局棋,就能把郑州的地名、景点给记个差不离。
他们下的棋,是学校的科学课老师闫河旺研究发明的。除此之外,60岁的闫老师还发明了动物棋、输液报警器等,应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们爱上学习,在游戏中学习,被学生们称作“发明家教师”。
下棋就能“看景点”、学动物进化学生们大呼有趣
“看,这里是巩义的雪花洞,你掷出的骰子点数刚好走到这里。”昨天上午10点半,在建设路三小的操场上,闫河旺老师正带着学生们玩“郑州市区旅游棋”。围在闫老师身旁的学生们,个个脸上带着兴奋。
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玩乐,在这局棋中,学生们能学到不少知识。看,闫老师发明的这副旅游棋,以郑州地图为背景,融合了郑州28处地名、52个旅游景点,走法类似飞行棋,靠掷骰子点数前进,每一步都是一个景点。以郑州为起点,按照荥阳、巩义、登封、新密、新郑、中牟的顺序,最后绕回郑州。学生在下棋时可以两人或多人同下。
那边,几名学生则围在闫老师发明的另一副“动物进化赛棋”前,津津有味地研究着。这是一副融合了陆战棋和跳棋下法的动物棋,将生物学中的10多个动物门类分别以相应的动物来对应。下棋时,红蓝双方学生依次掷骰子前进,行进过程中,低等生物会被相邻的高等生物吃掉。最终,哪方留下的生物最多,哪方就获胜。
“看到就很激动,可以一边玩儿一边学。”五年级的李帅军兴奋地说,比起单纯的说教,他更喜欢这种边玩边学的方法。四年级一班的郑旭也说,他以前对科学课不太感兴趣,“现在很喜欢上这个课”。
搞发明是为让学生爱上课堂“发明家教师”已获多项专利
有趣的游戏,让闫河旺老师开设的“科技小发明”校本课程成了学生们的“心头爱”。课堂上,一旦动物棋、旅游棋等“现身”,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去下棋。不仅如此,外校老师也会跑来借“道具”。
闫老师说,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琢磨这些小发明,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上课有兴趣,“兴趣大了,才便于记忆”。别小看闫老师发明的动物棋、旅游棋,它们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都获得了国家专利。
除了这两项发明,闫老师还结合课堂教学,发明了“原古实地型中国象棋”,让学生们学习中原的历史遗迹。此外,在医疗器械方面,他还发明有“输液报警器”、“多功能病床”等,俨然成了“发明达人”。
“搞这些发明创造,主要是方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创新,引导他们把发明创造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闫老师说,他曾通过“输液报警器”的制作原理,为学生们讲解简单的线路连接。有时,他还会带领学生们在课堂上动手制作些小发明。
截至目前,闫河旺主创及参与的发明有10多个,其中5项获得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