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图
暑假期间,不少中学生家长忙着给孩子报辅导班补习功课。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提高分数是补课当务之急。适当地给孩子补习,查缺补漏,未尝不可,但是补课需做到科学“进补”。 “进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家长有何认识误区?记者采访了校外教育机构昂立智立方负责人、新课程教育在线校长袁国华博士和一些中学老师。
■本报记者 彭薇
选课有何讲究
数学、英语口语、写作、自主招生强化训练班……一些家长去辅导机构或找家教,一上来就给孩子报若干个班,他们认为孩子需要全面提高成绩。询问下来,有的家长其实对孩子未必了解,他们报班,只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报了,自己孩子也得报,这种情况下选择往往比较盲目。
“选择辅导班之前,家长需要知己知彼。”袁国华说,知己,可以通过学校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这其中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学科板块知识是否完整及掌握程度,有何薄弱之处,孩子的思维特点是什么等;非智力因素是指,孩子的学习动力或兴趣如何、学习习惯是否良好、学习环境的影响等。知彼,则是对中高考等关键考试是否有正确的认识,是否了解命题规律及考核要求,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一些中学老师认为,什么样的孩子都有补课提升的空间,但是对一些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孩子来说,补课不能 “贪多求全”。市中心一所民办初中黄老师说,一些成绩在中下水平的孩子,家长很着急,有的家长甚至一报就报五六个班。他辅导过的一个孩子,因为不堪重负,结果补到最后厌学了。对成绩不太好的孩子来说,家长不能心急,最好攻其一点,再逐一击破。黄老师建议,补课前,家长可带孩子进行一些学习测评,看看他在思维、语言等方面,哪个更有上升空间,学习潜力更大,不妨先补习这门功课,这样效果更显著。
补课有何误区
袁国华说,对于补课,一些家长还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
误区一,补课收费越贵的效果越好,或者一样是补课,便宜更划算。事实上,课程形式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听课习惯和偏好,并结合家庭的支付能力,不能一概而论。专家建议,对于成绩中等或偏差的孩子来说,如家庭条件允许,可选择一对一或一对三辅导,因为老师可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进度和难度,辅导的针对性更强。而对于家庭支付能力一般,成绩在中上水平的孩子来说,可以选择师资质量优秀的大班课程。
误区二,补课机构布置作业多,题海战术就好。很多家长认为,在学校因为学习进度问题,老师不可能把大量时间花在解题和讲题上,而辅导机构可以弥补这一点。而中学老师指出,题海战术可能会对初中学生有用,通过大量做题和记忆,对一些题型了如指掌,表面上分数提高了,但其实这样的学生到了高中以后,将碰到真正的挑战,思维受限,成绩跟不上。所以,题海战术并不能真正训练思维,多做题不如精做题,研究解题思路,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误区三,网络课程老师好,价格又便宜。如今,一些机构推出在线补课内容,通过网络课程等,请名师为学生授课,讲解和梳理知识点。因为有名师效应,多数家长一股脑儿为孩子选择网课。中学老师建议,网络课程更适合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强的孩子,他对何时听网课、记录笔记等,都能及时规划好,这样听课会更有效率。而对于自觉性偏差的孩子来说,学习比较被动,听网课容易分散注意力,辅导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补习要注意什么
据一些辅导机构不完全统计,如今家长给孩子报辅导班,补得最多的是数学和英语,语文相对比较少,语文补习更多的是作文。
中学数学老师建议,补习数学时,不能钻进题海,但也不能离开练习。与数学各知识点相配套的练习,需要有针对性。要提高数学成绩,关键在于提高思维能力,做题时不是死记硬背解题步骤,而是通过练习培养自己举一反三、联想发散的思考能力。数学是一门知识连贯性很紧密的学科,所以对基础偏薄弱的学生来说,补习时并不要急于攻克难题,而是梳理知识点,将基础知识巩固好,对于自己的薄弱环节,尤其要补缺。
英语老师建议,补习英语不能忽视阅读。一些学生补习英语,以为掌握大量单词量和语法知识,就能学好英语,其实并非如此。不少单词量丰富的学生,阅读文章时,仍会出现阅读障碍,文章里的单词都认识,就是看不懂。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可以从简单的文章开始,多看多听,培养语感。选择英语文章,从易到难,从短到长,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语言能力也会提升。
专家预计,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选择语文补习的学生会越来越多。但是与数学与英语等学科相比,补习语文是见效最慢的,甚至补来补去也没有效果。与英语一样,阅读在语文学习当中非常重要。一些辅导机构开出阅读课,家长往往不捧场,他们宁可选择作文补习等,因为作文在考试中所占分值高。其实,语文学习更需慢火“炖”,与做题相比,学好语文应该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做起,广读书、会读书的学生,语文能力一般都比较强。
补习不是万能
袁国华表示,对于补课,家长还需厘清两个认识误区。
一些家长认为,课外辅导是治病良药。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学校听课效果即使不好,也有课外辅导来补漏。 “学校课堂更重要,它是一日三餐,是主食,而课外辅导只是副餐,不可以本末倒置。”袁国华说,无论哪一所校外辅导机构,都不能替代学校教育,而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对学习吃力的学生及时补缺,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和加深知识点。所以,家长不要迷信通过课外辅导获得好成绩,不如鼓励孩子在学校课堂集中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加课外辅导,就能培养出优秀孩子。其实,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课外辅导机构,都不能完全取代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袁国华说,现在很多孩子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去辅导班补习,在家里的时间非常少,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沟通交流。一些家长要么高高在上,只知道指责孩子不用功、不努力,或者整天盯着孩子完成作业和补习;还有一些家长,为了孩子好好学习,甘当司机和保姆,甚至和孩子说话都小心翼翼,生怕惹怒孩子。 “其实,高高在上和委曲求全,家长的位置都没摆正。”袁国华说,家庭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品德、习惯、健康心态、自理能力等,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以平等的姿势和孩子做朋友,通过良好的家庭氛围去熏陶和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