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素质教育之我见
来源:绥德中学副校长 作者:黄继雄 编辑:newsadd 时间:2008-11-11

    教育改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对课程、结构、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都有新的要求”。美国在二战后也做过三次较大的教育改革。而我国的教育由于人类历史所形成的文化知识,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就形成了传授知识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上升为培养能力的教育。在新的经济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国家需要有知识、有能力,有教养的人,所以提出了素质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强调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为人民服务的新提法和新要求,同素质教育的实施,都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宗旨。

 

    素质教育能是政府行为,1999年6月15号,国家召开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主题就是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朱镕基在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江泽民书记在北师大百年校庆中提出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看出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从80年代到90年代素质教育的实验和总结,到新世纪的全面推广,说明一切教育的改革都是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结果。”

 

    世纪交替,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时代,21世纪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时期,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主要来自于教育,教育就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实现素质教育?首先,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小学、中学、大学、所有学校教育的事情,同时也是全社会教育的事情。是涉及到教育领域中所有的方方面面。我们经常看到车站、广场:一脏、二吵、三抢、四俗、五破等现象。脏是随地吐谈,吵是大声说闹,抢是上车抢坐,俗是说话粗野、俗气,破是破口大骂等。这些不良行为习惯能说是学校教育的完全责任吗?所以素质教育是全社会所有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学校的管理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而体现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育人,河北有一位体育老师,在上体育课时发现一学生带着手套上课,老师强调过就是冬天上体育课学生不能带手套。这时老师让同学站好队,并要求举起你们的右手,拿出四个指头来,这时这位同学很快把手套脱掉装兜里,课后这学生主动给老师承认错误,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说我万没想到你知错改的那么快,老师喜欢你。从此这位学生同样喜欢这位老师和他的体育课。还有一位初中数学教育的经验介绍,上课时全体学生都能举手抢答。

 

    素质教育的实施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自身素质的问题,从大的方面讲,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与进俱进。从小的方面讲。教师首先要忠于自己的职责,爱护学生,要有爱的表情,爱的行为,爱的能力,还要有爱的艺术。早在70年代绥德一民办教师用手指头谈了一学生头部,恨铁不成钢地说你怎这么笨,结果一个月后孩子因先天性脑炎死亡,给这位教师的过失行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并失去了终身当教师的岗位。所以我们要落实素质教育,提出戒严不可取,威言要有道理,理言不能少,情言更重要的教育方法。

 

    素质教育特别强调两个特点,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精神。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是教育的一场大变革。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科教兴国有着重在意义。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从而说明我们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非常必要。

 

    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在学校里学生要形成如三角形三个顶角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三个顶角分别是真、美、善。美是一个角,善是另一个角,真是第三个角。真是一个人的才学,越广阔,他的角就越大。美是一种品格,一个人的品格越高尚这个角就越大。美是审美,一个人审美理想追求的越高,他的角就越大,不论三个角如何互动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学生上了大学,走向社会,始终保持着一种良好的行为规范。这才是我们的教育的目标成果。我们有一位班主任在班内搞我能行活动,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同学们首先想信我能行,就一定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你能行,明天我也行,要想我能行必须艰苦行,不仅你我行,还要大家行。这些好的素质教育的方法,一定会有好的教育效果。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加强教师品德修养,树立育人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为人师表的作用。学校要想方设法拓宽培训渠道,加大培训力度,为提升教师素质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作为教师教无止,学无尽,虚心学习,积极探索,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思想水平,人格魅力,业务能力均有一个质的飞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