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美术创作“加分法”评价方式
四川省达县逸夫小学
赵晓华
地址:达州市达县南外汉兴街693号 联系电话:0818-2688533
【内容提要】美术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重发展是“以生为本”的切实体现,针对美术创作科学而全面的评价方式仍在探索。美术创作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通过心理教育角度、能力发展角度、高效教学角度映证,推出新的“加分法”评价方式,具人文性、发展性、创新性、可行性,是新课标实践与探索的成果。
【关键词】加分法 高效教学 优化心理 提高能力
评价是教学的基本环节,建立正确的评价方式是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新课程标准指出:“
评价美术作业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质量的评价,并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教师给予的评语和成绩对学生个人及对整个班级都具有导向作用”
。
美术创作是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依托表现的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思想情感的一种造型创作过程或结果。无论是思想、情感,还是认知与创新都在创作中尽情流露。小学生其可塑性非常强,
对孩子的美术创作是否能正确对待和评价是直接影响孩子心智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今,对于美术教学的多元评价讲得很多,美术作业的发展性评价也有涉及,但对于美术创作的发展性和多元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评价则谈得甚少。
调查发现,对孩子美术创作的多元评价方式
存在形式化的“鼓励性”、趋于“结果性”,
评价方式大多采用老师单一的“等级”评价方式,当然也有较为传统的“给分”的评价方式,或是肤浅的认识新课标,千篇一律的“好”,甚至没有过程的评价或是有则显得薄弱无力。长此以往,小孩子在这种缺乏新颖而模糊的评价中变得对美术创作缺乏激情,扼杀了孩子对作品价值的追求和向往。导致如此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孩子的美术创作具有可发展性”,即原有评价未能充分体现再完善再提高的鞭策作用、综合意见和建议不够或是不明了。故在美术创作评价中,我提倡具多元性、发展性于一体的“加分评价”方式,它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即面批、背批、过程批都实用,易于操作,效果明显。
二、具体措施
“加分评价”简称“加分法”,指在孩子就一件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阶段效果进行层递性或发展性和多元性评估和激励的一种评价方式。如绘画按构图、创意、技法等项目进行多次“自评、互评、师评”,老师对该作品进行留言,综合给予星级指数;建立“评价笺”,附着在孩子的作品之上,使其师生便于评鉴,作者便于明了。
美术创作评价笺
姓名: 类别:绘画 作品名称:《 》
次数 |
得 分 |
教师
留言 |
||||||||
自评 |
互评 |
师评 |
||||||||
构图 |
技法 |
创意 |
构图 |
技法 |
创意 |
构图 |
技法 |
创意 |
||
第一次 |
|
|
|
|
|
|
|
|
|
|
第二次 |
|
|
|
|
|
|
|
|
|
|
第三次 |
|
|
|
|
|
|
|
|
|
|
第四次 |
|
|
|
|
|
|
|
|
|
|
第五次 |
|
|
|
|
|
|
|
|
|
|
同 学
留 言
|
|
|||||||||
星 级
指 数 |
|
三、依据与效用
(一)从心理教育角度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表现在“知、情、意”。“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增长知识与提高技能”是育人宗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因此教学评价要与时俱进,贴近儿童的身理和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好胜,但韧性差;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是孩子常见的心理特点之一。加分评价法正是利用这一特殊的心理,通过评分,找出差距,通过多次评分,给予提高机会,激发孩子的进步欲望;第一次的“挫折”之后“还有机会赢回来”。如此,取长补短的评价得以充分体现。“好奇,敏感”是孩子又一心理特点,新颖的评价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加分评价法具发展性,孩子不易感觉疲倦。所以,“加分法”对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心态,使其增强自信,客观面对失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从能力开发和发展角度
“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因为有心理的支撑,孩子在美术创作中会不断的展现自我的能力和素养,如果美术创作的某项目上第一次成绩不理想,孩子会想或询问老师原因,老师便抓住此时的契机,进行有力引导,便会达到顺水推舟的效果,一次次的递进,从而开发了潜能,发展了能力。具体的讲:表现能力、观察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逐步提高,孩子“自控能力不足”逐渐被“顽强意志力”所代替,“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成功”的哲理就会在不觉中产生。
(三)从“高效教学”角度
教育家指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所谓高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更大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它与低效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确保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规定的教学任务。高效教学的实现就必须要有高效的教学环节。对于美术创作评价来讲,高效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减负担、省时间、不受空间限制,评价效果突出”的方式,具体表现在学生能否从评价中得到收获,得以进步,教师能否在评价中简明扼要,鼓励与鞭策充分体现。“加分法”一是不要求学生做更多的作业,就一件作品上进行锤炼,体现减负、节约材质;二是来自多个声音,作者能综合参考和思考,体现效益;三是项目明了,指明了改进方向,有的放矢,体现节约时间;四是心理能得到充分调适,体现保持激情。“加分法”为“高效的美术创作教学”给予了有力的保障。
四、实践证明
初到四年级一班,就遇上一堂评价课,虽然我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陌生的,但孩子按往常习惯,将寥寥无几的几张作业早早交到了美术科代表处,等待我给予他们一个评价。科代表帮我清理了作业的数量,感觉很遗憾,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没有交作业。我将孩子们的作业张张悬挂起来(孩子们不陌生老师的这一举动),然后将“评价笺”贴在作业的右下方(他们睁大眼睛),我对“评价笺”做了一番介绍后点评开来,在热烈的阵阵掌声伴随下,给予了第一次评分,“想进步吗?”,“想
…
”孩子们高呼,纷纷将自己的作品拿了下去,按照我刚才的点品继续画了起来,以前没交作业的同学也纷纷参与进来。
一个月来,该班绘画氛围明显浓厚,孩子们的作品通过多次评价后,不断修改完善,成为了件件精品,孩子们绘画表现能力突飞猛进,令人惊喜,几个“多动症”的孩子也变乖了,甚至热衷于美术的学习。在举办的该班“月末绘画展览”中,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充分肯定。遴选参加各级绘画赛中,一等奖获奖率85%;推荐的科幻画,在市、省第23、24、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20余件,其中获市一等奖20件,获省二等奖8件,获奖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