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关注“学情”,构建灵动课堂
来源:重庆市綦江区文龙小学 作者:成先银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19-06-25
 关注“学情”,构建灵动课堂
重庆市綦江区文龙小学   成先银
    新课程、新理念呼唤语文课堂应理性回归,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这无疑会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课堂呼唤教师在课堂上能用心收集、捕捉与筛选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鲜活灵动的教学资源,努力关注学情,从而让师生在语文课堂的有效互动中真实地、精彩地动态生成,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灵动境界。
    一、灵动来自关注学生
    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的展开。离开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就会闭门造车、无的方矢,“对话”和“生成”就会出现无序、失控现象。教师只有充分估计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王玲湘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一课,属于文言文。王老师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开课时以“积累词语”为引线,展示描写山水的词语诗句。教学中,王老师适时播放古筝《高山流水》,有意识地将学生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中,这为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做好知识、情感的铺垫。给人印象很深的有这样一个环节:教师用“知音”为话题,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注重感悟,强化朗读。以“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成为知音?”为问题展开思考,学生理解了“知音”的意思,体会到了伯牙和子期知音的境界。整个教学过程正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给人以自然流畅、一气呵成之感,既节约了学习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灵动来自有意示弱
    教师的传统角色定位,总是以强者的姿态,凌驾于课堂之上,这就很难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课堂教学理念相平衡。其实,学习首先是学习者的自主行为,别人是无法包办代替的。教师“教”的重要应当是在学生“学”的过程中适度地发挥组织、引领和知道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一一味地强势登场去主宰课堂,有时就需要“低姿态”进入,甚至需要“隐身”,需要“示弱”。这是一种教学的反向思维,教师的“示弱”恰恰是为了让学生“逞强”,让学生“精彩”。
    教学《翠鸟》一课,教师:课文中翠鸟不进眼睛锐利,而且动作敏捷。可我怎么读也没有明白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翠鸟的动作敏捷,你们能不能发现这么说的一句在哪里?
    生:我从“小鱼刚刚隐约可见,翠鸟就登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这句话发现翠鸟的动作敏捷。
    师:大家说,为什么这一句话可以看出翠鸟的动作敏捷呢?
    生:箭的速度是很快的,翠鸟的动作像箭一样,当然敏捷了。
    生:我从“刹那间,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句话发现翠鸟动作敏捷。
    师:为什么呢?你还是没说清楚呀?
    生:因为“刹那间”是很短的时间,可翠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完成叼起一条小鱼,又往远处飞走的动作,说明它的动作时很敏捷的。
    师:有道理,这下说透彻了。
    生:我从“翠鸟飞走了,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句话发现翠鸟的动作敏捷。
    师:这又怎么理解动作敏捷呢?
    生:“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可翠鸟早已飞走了,说明飞得多快呀!
    师:从这位同学刚才的发言中,我们对翠鸟敏捷的动作需要引起注意,哪个动作?
    生:蹬开。
    师:真不错。那么,翠鸟怎么做才是蹬开苇秆呢?请大家看老师的手……
    这一片段中,学生的主动探究相当精彩。这精彩的产生正式由于教师的示弱设疑,请大家帮助,才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教师的有意示弱,成就了学生的逞强精彩,于此可见一斑。
    三、灵动来自智慧应对
    课堂教学不仅具有确定性的一面,更有不确定的一面,这就决定了教师仅仅具有课堂教学的知识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智慧,在学生、教师与教材互动对话中去智慧应对。这种应对,教师是审时度势的引领和点拨,是顺学而导的启发和升华,这里没有一成不变,也没有可以生搬硬套的要领,充满了执行灵动和神魂的感召,因而也就蕴含了萌生精彩的丰富机遇。
    孙双金老师执教《老人与海鸥》一课,在指导学生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的情义时,密切关注了学生的朗读变化,以朗读的变化加深情感的体验。但是学生在朗读时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语调显得雷同。此时,有一位学生突发奇想,想用地方话表达自己对海鸥的那份亲昵之情。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机应变,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教学流程。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下,孩子用方言来表达自己对于“亲昵”、“抑扬顿挫”的理解,此时学生已对“老人和海鸥的情义”有了深入的认识,朗读起来自然声请并茂。当然,当学生朗读精彩时,教师又及时给予鼓励,通过激励评价加深学生对“情义”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还深切地感受到了文本的深刻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思维变化,才能促成思维的碰撞,闪现智慧的火花。
    课堂因学生而精彩,学生因教师而灵动。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每一次思维灵感的闪现,把握每一次教育契机,去精心引导、点拨,给学生倾听、解读、交流、反思的机会,那么学生所获得的不只是一个个答案,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份对语文的热爱,对知识的探求,对学习的感悟。让我们学会关注学情,悄然引渡,让语文教学这首美丽而优雅、热情而奔放、风韵而质朴、含蓄而深沉的诗散发阵阵清香,让学生在其中尽情徜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