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教师患癌症忍痛跪着讲课直至晕倒
文/肖丽红
乐平市洪马中学化学教师张松春忍着剧烈腹痛,坚持在学校上了三个月的课,终因病情恶化晕倒在课堂上。而最后一节化学课,他是跪在凳子上完成的。对于这一举动,张老师却感觉平常,认为“哪个老师都能做到”。由此他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潮水般的祝福。(《江西日报》1月12日)
无疑,张老师的举动平凡却意义深远。我想每一个人都是应该感动和学习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张老师身上照亮得光彩耀眼。教育是百年大计,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教育应该让懂教育的人来办。同样,教书也应该让会教书的人来教书。作为同行,我是从心底敬佩张老师的,甚至我还有些惭愧,我没有张老师那么博大的胸怀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但是我却可以学习。
“哪个老师都能做到”其实是张老师的谦虚话。在那种境况下,上课没有咬牙切齿的毅力,没有对教育完全付出的高尚理念,一个癌症患者却能笑对病情,事实上真正能做到心底平静工作为先的有几人?学生的学业好坏,始终却比自己的病情好坏还重要,这就是心中的一杆工作天平。难腹部疼痛难忍,只能跪着上课,张老师实在难以掩饰痛苦表情,却还幽默对学生说可能是“消化不良”,就是害怕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难怪学生事后都流泪了。这个简单举动多么珍贵。学生扪心自问:能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吗?
纵观现在的义务教育,我们可以发现老师们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是受了两方面影响。一是一些地方尤其是偏远山区,生活质量还达不到健康要求。另一方面老师的教学压力太重。在应试教育重压下,升学率、及格率等等都是老师将来评优评先的硬本本。如何提高那些千奇百怪的“率”,这是老师们成天绞尽脑汁想着的事,自然缺乏应有的身体锻炼时间。比如张松春老师就是过于全身心投入工作,而忽视了自己的健康,造成了自己错过检查的最佳时机。
当然张老师还有一个特殊原因,使他不得不为自己的生活而奔波。他的三个儿子都是残疾人,大儿子勉强能应付自己,二儿子虽已因故死亡,留下的孩子却得让他抚养。三儿子干脆靠父母养活,张老师还要赡养自己八十高龄的患病父母。这是一个飘满风雨的家庭,但是在张老师眼里,这不是人生的痛苦,只是困难而已。这些他都可以微笑面对,只有学生他才最牵挂。就算住院他的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以方便和学生进行教学和情感交流。
本是该坐享清福的时候,却还要不计报酬回到教学岗位上,无不就是因为割断不了对教育真挚的爱。如何做一个好老师,正如张老师自己所说:师生相称,朋友相待。简单一句话,便将教育品质升华。“哪个老师都能做到”,但是不领会其中意思,有谁能做得那么完美、那么真实。
张老师的教育风格让我们深受启发。但是他的生存境况,也应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举一反三,对于老师的身心健康,如何形成机制进行有效检查,让他们有健康的体魄从事教育工作。另外,要多走访老师家庭情况,尤其是贫困偏远地区的老师家庭,要让他们不为生活所累,尽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中去。其实象张松春老师的家庭情况,按道理应该是及时有效得到有关方面解决的。不应成为新闻话题的。但愿张老师能健康起来,依然会微笑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