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校园利益争夺隐现钱权身影?家庭背景作用被夸大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10-08
陈建的最终当选,班干部李晓梅认为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其实,要让谁当选完全是计票人决定的。他们家跟系主任有关系,系主任都给他面子,一个管班级的小官怎敢不听话呢?”
“这种风气的盛行,老师难辞其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说。老师不敢硬碰硬,看老师眼色行事的同学们又敢有何作为?
在校园里,这种利益拉锯战早已开打,而在这场利益争夺战中,学生们总是特别在意各自的家庭背景,总是在捕捉“钱”和“权”的影子。
刚刚高中毕业的黄英在高三时转学到一所更好的高中,班主任二话没说就放行了。临近高考,拿不到学籍的黄英很郁闷。“我在就学的高中交钱报名考试,可学籍却在原来的学校,老师跟我说原来学校的老师不给转过来。”接着,黄英接到原学校班主任的电话,说要交500块钱才能取回学籍。
黄英不得不花500块钱“买”回了学籍。班上别的转学的同学听到黄英只花了500块,甚是气愤,“我倒是没花钱,送了一瓶茅台酒,也值七八百啊。”“我可花了1000块呢。”
也是转学生的吴建新却一脸无所谓,有同学透露其中玄机:“他老爸是市教育局的,那些人还不乖乖把学籍送上门去?”
“要么就要有权,要么就要有钱,要么就会被人欺负。”在一些校园,有些同学得出了这么一个准则,而他们争来争去,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以后能找个好工作,也变得“有钱有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