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郑州优质中小学校将大规模扩招 托管薄弱学校
来源:东方今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12-03

20101203081312.jpg

郑州破解入学难

  年年都说入学难,何时家门口才能有好学校?幼儿园的托费什么时候能降一降?每年招生季,入学难都成了永恒的话题,怎么破解入学难?怎么保证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昨天上午,郑州市人才暨教育工作会议给了我们答案。

  【关键词】优质教育

  现状:中小学教育资源少

  每年新生入学时,家长们都会“八仙过海”,想法给孩子找好学校。家长们的理由很简单,好学校太少了。如果都是优质教育资源,谁也不愿意让孩子跑大老远上学。

  破解:优质教育资源翻番

  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人民优质教育倍增工程的实施意见(讨论稿)》,预计到2012年,市区优质小学招生学位由6900个增至 13900个(173个班),优质初中招生学位由3600个增至7200个(56个班),优质高中招生学位由 5000个增至9600个(112个班)。主要通过以下4种途径实施。

  1.对优质学校扩建挖潜

  扩建郑州一中及分校、郑州外语学校及分校,两年内增加招生学位1000个;扩建郑州二中、郑州十六中、郑州三十一中等3所学校高中部,两年内增加招生学位2000个;扩建郑州外语中学,两年内增加招生学位200个;扩建郑州二中、郑州四十四中等两所学校初中部,两年内增加招生学位300个;市内各区也要对辖区优质小学进行改扩建和内部挖潜,每区不少于两所,两年内增加优质学位1000个以上。

  2.优质学校跨区域发展

  要通过布局调整、初高中分设,或新建、购置等途径增加新校区,实现优质学校一校多区办学,促进优质学校均衡合理布局,切实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施郑州一○六中学初高中分设,高中部外迁,两年内初中增加招生学位300个、高中增加招生学位400个;实施郑州一○一中学外迁新建,两年内增加高中招生学位200个。市内各区也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途径,各选择2到3所优质小学增设新校区,两年内增加招生学位2000个以上。

  3.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

  要通过优质学校托管相对薄弱学校的办法,充分利用相对薄弱学校的校舍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增量。郑州一中、郑州十一中托管3所郊区高中,两年内增加招生学位1000个;郑州外语中学托管1所新区初中,增加招生学位700个。市内各区也要各选择不少于两所市区优质小学托管相对薄弱小学,两年内增加招生学位2000个以上。

  4.其他形式的资源整合

  对部分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进行资源整合和实质性联合办学,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郑州二中与郑州十三中、郑州七中与郑州七十一中、郑州八中与郑州二十三中、郑州五十七中与郑州二十二中进行资源整合,两年内增加初中招生学位1900个;郑州外语中学与两所民办学校形成联合办学体,两年内增加初中招生学位900个。市内各区各选择2到3所优质小学与相对薄弱小学进行实质性联合办学,两年内增加招生学位2000个以上。

  另外,积极支持省实验中学初中部、省实验小学的原址改扩建项目。支持省实验中学初高中分设,高中部外迁;支持省实验二中、省实验小学建设新校区。

  【关键词】教育均衡

  现状:学校实力不均衡

  每年招生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两所学校虽然相邻,但命运不同。一所是家长们挤着往里进,而另一所却频频面临着生源的流失。到底啥学校是好学校?家长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好学校不仅体现在学校硬件上,更体现在软实力上,如师资配备、学校学习氛围等。

  破解:尝试初中管办分离

  郑州市将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在市区中小学推行学区制改革试验,在保证学校法人不变、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按相对就近的原则,各阶段同层次学校组成若干学区,实行互派师资、统一教学、资源共享、捆绑考核。

  【关键词】高中分校

  现状:“公、私”模糊不清

  名校办分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尽管名义上叫分校,但分校与本校统一调配教师,并没有脱离关系,姓“公”还是姓“私”模糊不清。

  破解:政府将大力扶持

  昨天,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表示,许多国外著名学校都是民办学校,现在,郑州也有不少好的民办学校,特别是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要对这些学校进行大力扶持。高中分校要逐步规范办学,“分校办得好的学校,请继续把分校办好”。

  【关键词】新建学校

  现状:建学校年年“欠账”

  目前,郑州市城区中小学56~65人的班级有1639个,66人以上的班级有1840个,这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班额标准。按照规划,从2006年起,郑州市每年需新建15所中小学校,可实际上年年都有“欠账”。2006年至2010年,郑州市每年要新建中小学校15所,而事实上,2006年~2008年投入使用的新建中小学不过23所。

  破解:建学校政府给补贴

  从2011年起,郑州市财政对市区的区建初中、小学、幼儿园,每增加一个教学班分别给予60万元、30万元和20万元的补助。今后市政府将根据市本级财政收支状况,不断提高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奖励补助标准。争取5年内在市区教育资源不足地区,新增小学学位11万个、初中学位4万个、高中学位2.5万个。

  【关键词】校企合作

  现状:实习与企业“错位”

  学生外出实习,实习单位不好找;企业吸收外地的职校学生实习,还要考虑食宿,企业积极性也不高。如今,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的难题。

  破解:把车间建在学校

  大力推行“把教学班建在车间,把车间建在学校”的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模式,吸引合作企业到学校共建生产车间。

  郑州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聘请企业技师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凡符合条件的可评聘为讲师、教授等相应职称。到2011年底,每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要至少建立两个校企合作班,每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要至少建立一个校企合作班。

  【关键词】学前教育

  现状:学前教育学费贵

  郑州市民张女士的儿子明年该上幼儿园了,可该让孩子上哪个幼儿园呢?公办幼儿园太少,孩子根据挤不进去。民办幼儿园虽然能进,但费用太贵,家里实在承担不起。

  破解:奖励民办幼儿园

  从2011年起,郑州市政府将对通过市一级、市示范、省示范幼儿园评估验收的民办幼儿园分别奖励5万元、10万元和20万元。凡依法设立、质量有保证,执行同等级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招收本行政区户籍3~6岁适龄儿童的民办幼儿园,以招生人数及上年度属地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县(市)、区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实行一定比例的生均公用经费补贴。

  郑州市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开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并支持高校、大型企事业单位、街道、农村集体开办幼儿园。(记者 高冬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