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饶志丰 吴干福 杨志刚 记者方维芳报道:一年一度的暑假如期而至,受留守儿童多、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家庭保护不到位等问题的困扰,学生暑假安全又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7月1日至5日短短5天内,宁都县已报告11名小学生先后意外身亡。教育部发出预警,要求各地中小学、幼儿园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实。我省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中小学生安全度过暑期。
中小学生私自下河塘游泳非常危险 摄/记者韩长明
◎现象 暑期各类安全事故多发易发
据报道,7月1日至5日短短5天内,宁都县已报告有11名小学生先后意外身亡。
7月1日17时许,宁都县田头镇白沙村鹅湖小学三年级6名男学生在学校期末统考结束后,到该村一山塘游泳,不慎溺水身亡。
7月5日上午10时左右,在319国道宁都县竹笮乡大富村路段,一辆闽DGB178商务车与相对行驶的赣F02596大型客车相撞,造成乘坐有12人的商务车上5人当场死亡,2人在抢救途中死亡,另外5人送往医院抢救。商务车上除2名大人外,其余10人均为准备去福建看望在外打工父母的未成年人。7名死者中,5名为小学生。
据了解,由于暑期学生分散,尤其在农村留守儿童多,家长疏于管理,导致各类安全事故多发易发。
◎措施 做细做实暑期安全工作
针对暑期安全,教育部发出预警,要求各地中小学、幼儿园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实。
教育部在预警中详细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在学生上下学途中的江(河)、池塘边设警示性标识。大力推行学生放学路队制,通过聘请游泳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等方式,严防学生发生溺水事故。
针对假期学生集中返家、集体出行较多这一特殊时段,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会同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对非法黑校车进行集中整治。
◎行动 南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南昌市要求,各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健全学校安全层级负责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放假前对校园安全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同时,对全校师生进行防溺水、防火、防电、防雷、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急性传染病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及防范能力,确保学校和师生安全。
赣州:事故发生2小时内上报
赣州市对各地各校暑期学生安全监管的责任重新予以明确:学生家长和监护人是暑期学生安全监管的第一责任人;学生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一把手,村(居)委会主任是本辖区暑期学生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校长是暑期学生安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暑假期间,如若发生学生安全意外事故,各地须在事故发生2小时内报告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坚决杜绝迟报、漏报、误报、瞒报的现象。
乐安:志愿者与留守儿结对
乐安县有近6万劳力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多达5000多人。为让留守儿童能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乐安县520名志愿者自愿和800多名留守儿童结对认亲。志愿者在学习生活上对留守儿童进行帮助。同时,该县还积极动员各社会团体、社区(村)为留守儿童提供活动娱乐场所,免费开办课外兴趣培训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资溪:多措施构建健康网吧
为给广大青少年暑期生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资溪县公安局健全多项措施,构建“健康”网吧,包括对全县10余家安装实名登记管理系统的网吧不定时进行抽查、整改;对浏览色情网站、反动网站、暴力网络游戏的上网人员,及时阻止,引导他们浏览健康内容的网页,使青少年在网络世界里健康成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