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超前未必能超越
“学得早未必就学得好。”老师们对这种超前学习却并不看好。
化学特级教师、华东师大二附中首席教师施华听说初二的学生在超前学初三的化学,他连连摇头,“初三化学的要求非常基础,只需认识些元素符号,会记化合价,按照学校的节奏就能学好。这样的超前完全没有必要。”名校
但一些家长仍然坚持认为,超前学一点,孩子在课堂上就会学得轻松些,知识掌握也会更牢固些。七宝中学数学教师文卫星却并不认同:“暑期超前学习的学生可能在开学初这段时间占有一定领先优势,但这种状况往往持续不了很久。”
有学生反映,平时学校正常上课需10课时讲授的知识点,在培训班里只用2课时就完成了。为赶进度,老师对一些基本概念往往是生吞活剥地灌输,而不能从容进行深入分析。一些概念的发生背景等也会被老师故意省略,而直接给出定理、公式,并很快进入题海训练。学生的认知过程没有受到重视,知识的掌握常常一知半解。因此,学校老师会发现,那些超前学习的学生经过短期强化,虽然进入状态较快,但遇到概念性较强的题目仍旧一头雾水。“有些知识不是提前学就一定能学得更好,短期突击代替不了科学严谨的思维训练。”文卫星说。名校
建议:有效衔接更重要
每届高一新生中几乎都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在初中学习拔尖的学生到了高中会突然成绩滑坡。文卫星分析认为,知识的衔接工作没有做好是主要原因。“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有很大差别,最明显的是思维强度增大,需要解决的问题更为复杂。如同样是一次不等式,初中学的是常量,高中就要求变量,会加入参数,解题时就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形。这种思维是需要一个积累训练过程的。”文卫星说,“新高一学生最需要的是初高中课程的衔接,但这往往被学生和家长所忽视。与其费大力气盲目超前,不如静下心来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进入高中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顺利过渡。”名校
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周继光则建议,暑假学习不妨换种思路。对于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可以适量买些正规出版社的教辅书在家自学。以初中数学为例,初三上半学期开始讲授相似形,学生可在暑假复习一下初二学过的三角形相关内容。“这样的自学,不仅可以学到新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锻炼阅读理解能力,这是千金难买的学习能力,比超前学习更有意义。”(记者 王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