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校园“强迁”丢失的不仅是行李
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9-29
9月25日,辽宁大学继续教育学院174名女生到校报到时,发现行李被人从宿舍里搬到会议室,她们不仅无屋可住,其中还有人丢失了私人物品。截至昨日下午,一名女生告诉记者,院方已经口头承诺会赔偿丢失物品者损失。另有学院方表示,学生住宿问题都已有妥善安排。
按照院方的解释是,一百多个女生的行李,从宿舍里搬出放到会议室,是害怕行李丢失而集中起来。这种解释,显然很牵强,正是在集中堆放的过程中,一些女生丢失了个人物品。唯一可以解释得通,正如家长所讲,开学在即宿舍不够住,学院想动员学生腾房子去别的校舍借住,学生不同意,才出了如此下策。
不论是打着哪种旗号,为了给新生腾房,把学生的行李拖出来,显然都是不妥当的。未经本人许可,院方无权雇佣他人搬运学生的私人物品,这在法律上被禁止,也是读者和外界感到气愤的原因,显然也完全应该被教育者所了解。但是仍然很遗憾的发生了,为什么?
一般人,进入社会后总会怀念校园生活,觉得同学可亲,老师可敬,校园美好。那么,为了腾出房间就把学生行李拖出去,大致与成人教育产业化中存在的弊端有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教育的一个共性问题,即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日趋粗暴、简单、机械和功利。
这里面有个经典案例,就是去年一名叫做张纪鑫的学生,仅仅是因为出门为同学买东西,就被老师一顿打,并将他丢到零下十几度的寒夜,终成不幸事件。如此极端粗暴的一个案例,令旁人看出了一些教育者对待学生命运麻木冷漠的姿态。
在这起离奇的强令搬家事件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冷漠。相关负责人现在有句话, “下一步,我们会让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把问题圆满解决”,这种熟悉的话语里面,没有教育者的歉意,只有管理者的高姿态。说话的人太像官员,而不像老师;那些女孩也就不像学生,而是等同于经常需要做思想工作的被管理者。这就是典型的丢失灵魂的教育,因为没有关怀而冰冷刺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