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老师令学生“互扇耳光” 竟称是为孩子好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12-20
  12月16日,江苏苏州一所民办小学发生了一起班主任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们互扇耳光的变相体罚事件。当事班主任称自己是为孩子们好,并表示“我又没有动手打他们”。学校回应称该老师现已被停职,而相关教育部门也表示如果事情处理不好,或撤销该校备案资质。
       (据12月19日新华网)
        比教师的直接体罚更伤学生
        □武洁
        相比老师自己动手留下 “洗不清”的证据,让学生互扇耳光,这个班主任是想以“我没有动手打他们”来解脱责任。这样的“耳光式”教育,怎么能体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呢?
        我认为,某种程度上,由班主任教唆的学生之间的 “互扇耳光”,甚至要比老师直接的体罚,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创伤更大。这是绝对不可以容忍的行为。
        校园本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之地,是学生学习做人做事,增长知识阅历之所。既然如此,校园里、课堂上当然应该有自己的文明秩序,学生之间也该培养并建立起团结友善的氛围才是。作为班主任,当然应该在创建校园文明环境,培养学生团结友爱这一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在旧时代,私塾里的老师用戒尺打学生手心的体罚式教学是惯例。但在现代社会,体罚式教育早已在相应的教育法规中被明令禁止。杜绝校园体罚,应成为教师自觉主动履行的职责。
        对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暴力
        □马广志

        这一事件中,或许老师在学生们的互殴中有了 “君临天下”的威风。可在这“威风”的背后暴露出的是粗暴、简单和蛮横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互扇耳光,痛楚的是孩子,悲哀的却是教育。
        正是淘气的年龄,小学生在学校“不听话”或犯错误是常有的事。对此,老师应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互扇耳光”这种逼迫性的野蛮教育方式,怎能培养出品行优秀的人才?记得爱因斯坦说过,对于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情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告诫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在老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需要的是阳光的温暖,而非耳光的痛楚;是雨露的滋润,而非冷漠的责骂。
       【网友跟帖】
  网易网友“elvisyang”:体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应该摒除。
网易网友“nengfoubu”:小学生不听话、胡闹,适当的体罚比如打打手板是可以的。但不能太过分了,这个老师让孩子们互相扇耳光做得就太过头了。
        网易网友“zjshcmg741”:对教育要宽容,学校是个小社会。
        腾讯网友 “太阳白雪 ”:我不赞成打耳光,虽然孩子有种种不是,但是幼小的心灵是需要我们共同去爱护去开导的,而不是用这种极端的方式。
        腾讯网友“落花的窗台”:老师是教书育人的,要是打了什么都能会,也不用送到学校去了,我们自己在家就能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