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据宿管张阿姨介绍,该宿舍园区住的都是该校本三学院的学生,“能上本三的学生,父母都还是挺有钱的,全学校估计也就我们这边宿舍园区的学生能有私家车,别的宿舍园区倒是没有听说过!”
此外,小陈还告诉记者,他有个朋友也在无锡上大学,他上学的时候就开着一辆别克车来报到的,最近正准备把车子换成凯迪拉克呢。
小张是无锡江南大学经管系的学生,和许多男生一样,对名车很感兴趣,因此对高校里的车心里有许多自己的看法。据他介绍:“虽然校园中不乏宝马、奔驰这样的名车,但绝大多数的有车一族仍以奇瑞、比亚迪等10万元左右的车为主。”
据记者了解,学生有车族多为无锡本地人,知情人黄小姐这样告诉记者,“无锡本地人家境多比较优越,家长也比较舍得花钱,有的是家长换新车了,旧车就淘汰给孩子用,有的是过生日家长送的。”
该校经管系王同学说:“我觉得他们开车过来至少有一半是炫富的心理,觉得这样很拉风,尤其男生,觉得开辆名车到学校特别有面子吧。”李同学也补充说:“学生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知识的,这样炫耀身价,实在是本末倒置,还是低调些比较好。”
记者又随机采访了大学生小陈,“学生有车又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我们宿舍楼下就常年停着一辆奥迪A4,节假日会开出去,平常也就是闲置在楼下,按照年级分布来看,应该是一名大二学生。”“一开始只有那辆奥迪,近来又多了一些别克、奇瑞,他们都是一个学院的,可能互相之间也有点攀比吧?”
当然对于“学生开车上学”这个问题也有同学有比较理性的观点,一位该校已毕业的顾学生在离校后也为自己购置了一辆,对于为什么等到毕业了才买车,顾同学表示“大学有车用了干嘛哦,做人要低调”。在记者问道“那你怎么看在上学时候就开车来的同学啊”,“有钱,正当途径来的即可,开车但是为人和善低调,也是不错的啊!”“至于那些用车去泡妞的,我们还是不要提倡了”。
养车谁负担 有的“啃老”有的创业
“买车不贵养车贵,是所有有车族的一大头疼问题。”作为经济尚未独立的学生来说,他们是怎样养车的?黄小姐这样告诉记者,“有的是完全啃老,反正家里也负担得起,还有的则是做兼职做校园代理,赚千把来块钱养车费,还有人更是家里出资自己在学校附近开了酒吧、餐馆等小型‘创业’公司,赚个养车费还是可以的。”
记者从江南大学太湖学院的保卫处了解到,学生最密集的校园中平时进出车辆大概有百来辆,而较偏的北门和南门也有六七十辆,而到了周末高峰期可达到200~300多辆。学校在进出车辆方面的监管还是比较严格的。
记者看到保安手里有专门的汽车出入登记簿,平时进出的车辆除非是学校的老师或者已熟悉的学生,一般的陌生车辆出入都要登记,包括日期、车牌号、车主姓名、进门时间等,并留下车主的相关证件,然后领取临时出入证方可进入校区;在出门时再用临时出入证换回之前车主的相关证件。
学校担忧校园安全新隐患增多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有车族”有成为校园安全新隐患的危险。高校校园里面限速标志、交通指示标志较少,缺少斑马线,人车混行,有的甚至在主干路上连减速带都没有。而校园有车族基本都是刚拿到驾照的大学生,驾车经验并不丰富,没有多少处置突发状况的经验,平时上学忙,练习的机会也不多。
对于学生在校园里开车可能出现的超速、违章行为,一名大学安保表示很无奈:“对此,我们既无权管,也没法管。因为无法区分出哪些是社会车辆,哪些是学生车辆,校纪校规也很难约束住学生的开车行为。很多学生开车很快,而且还乱按喇叭、乱停乱放。”
采访中有学生表示,“李刚案”的发生应该对校园学生有车一族起到警示作用,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车辆的管理,严禁驾驶机动车进出校园。(实习记者 静君 阳冉 晓琴 记者 路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