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田明)填报志愿专业第一还是爱好第一?高考志愿如何充分准确、完整表达自己升学愿望?日前,记者专门采访了省招办主任杨智磊,就我省考生填报志愿时关注的热点问题答疑解惑。
把握个性特点 爱好放在第一位
杨智磊建议,考生选报升学志愿,必须把兴趣、爱好、特长、志向放在第一位,这是选报志愿的第一原则。
知分报志愿,不用再去估分、估线,分数和位次明明白白摆在那里,选报志愿要把兴趣爱好放在第一位,不是说可以不考虑分数,不顾实力去瞎报,而是要摆正两者位置。志愿报得好不好,有两个标准,一是所报学校和专业是考生自己所爱,自己喜欢,二是能够顺利录取。
每年都有考生所报志愿能够被录取,但不是自己所爱,录取了后悔,不能安心学习,甚至要求退学或者干脆不去报到,这些问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多加考虑。
准确分层定位 是填报志愿的关键
杨智磊说,志愿的准确定位,一是对考生成绩准确定位,二是对招生院校与专业准确定位。
知分报志愿的“利”在于考生知道成绩后,没有了估分的烦恼,填报志愿时心里“有数”,选择志愿时不会偏离自己的成绩。弊端是容易形成扎堆报考现象,导致志愿不均衡。
为了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了解全体考生的成绩状况,省招办在公布分数线时还将公布分数段统计情况,让考生知道自己的成绩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知分、知线、知位报志愿,关键要在“准确”上下工夫。
此外,对招生学校和专业合理分层定位,要参考近几年学校在我省招生的报考情况及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情况,还可以参考有关评价机构对高校与专业的综合排名。总之,要综合考虑,合理定位,做到心中有数。
读懂志愿设置 完整表达升学愿望
杨智磊表示,考生在选择和填报志愿时,无论学校还是专业,都必须注意其顺序的安排,应当把最心仪的放在靠前位置,并拉开档次,保持梯度。
另外,志愿表应完整、充分表达考生想法。需要注意:一是各批次志愿都要填,尤其是考生成绩达到或者接近某批次分数线时,必须填报;二是院校志愿尽量填满,不要空着不填;三是专业志愿也尽量填满;四是是否同意调剂(专业)一定要填上,同意不同意调剂专业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不要疏忽或者忘记。建议考生尽可能5个专业志愿都填,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在每批次录取过程中,对按考生志愿全部投档之后生源不足的院校,要面向社会公布计划余额,公开征集志愿,考生要把握住每次机会。
录取结束后,分数较低、未被任何高校录取的考生,可以关注9月新生报到入学后的专科层次的补录工作。补录一般在9月下旬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