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开学了,这些孩子的课桌在哪里?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8-15
据了解,打工子弟学校的创办者经历各异,很大一部分曾经在家乡当过民办或公办教师,还有一些是半路出家,有的做过包工头、小贩、厨师等多种职业。办学资金多为创办者自己筹集,主要依赖学生的学费来维持学校的运转。
郭宇宽表示,打工子弟学校的现状需要政府进一步开放公办学校教育资源。目前北京也有一些学校在开放招收打工子弟,朝阳区教委在2010年鼓励辖区学校扩大班额,也就是把一个班20多个学生,扩大到40—50人,这样可以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但有一些农民工反映,孩子如果去城区里如亚运村区域的学校上学,家长就要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生活成本难以承受。他们更希望城乡结合部的公办学校教育资源向其开放。
此外,郭宇宽建议应对打工子弟学校中较好的学校进行扶持。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通过政府补贴和监管,使原先的民营打工子弟学校转变为非营利性学校,由政府给所有登记入学的孩子经费补贴,并在师资方面给予补助。郭宇宽还表示,政府应给予相关配套政策,鼓励一些公益组织兴办非营利学校。同时针对打工子弟的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实现教育多样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