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考生源不足引高校恶意竞争 频现网络乱战
来源:半月谈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9-22

     一些民办学校借助网络虚假宣传、互相攻击

  当前,一些高校的工作人员也参与制造和散布虚假信息,扰乱招录秩序。陕西省今年7月举办的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招生咨询会上,5所学校因信息虚假,被剔除出咨询会。

  根据北京等地教育部门公布的民办学校虚假宣传招数,民办学校违规招生行为主要表现为: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论坛)、网络教育等非学历教育与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之间的区别,以“本、专科”的名义进行笼统宣传,误导考生和家长;故意夸大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就业率和出国、考研(论坛)比例等。

  在对自身办学条件进行虚假宣传的同时,部分学校的招生人员为打击竞争对手,利用网络散布攻击性言论,对竞争对手进行诋毁和诽谤。山东省多所高校招办人员告诉记者,学校遇到过不少无中生有的“棒杀”。济南市历城区一所民办高校的招办工作人员将部分竞争对手的诋毁打印下来,足足有20多页纸。

  其中一条的内容是:“学校周围全是网吧和出租房;经常打架斗殴死人,女生很容易出事,前两天就有一个女生被强奸。我们学校就不同了,在一个小岛上,景色不错,是个适合学习的好地方。”记者实地调查之后发现,这些指责基本都是凭空捏造。

  除“棒杀”之外,网络上惯用的手段还有“捧杀”。山东英才学院院长夏季亭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招生过程中,山东英才学院就遇到过竞争对手的“捧杀”。“个别学校的招生人员在网络上发帖,把我们学校吹到了天上,最后加一句——如果分数没上二本一批,千万不要报英才学院,报了也不会录你。”夏季亭认为,这种“捧杀”显得对考生非常真诚,容易误导考生,杀伤力更甚于“棒杀”。

  招生乱象背后的生源危机亟待治理

  招生工作为何会在网络上引发众多乱象?夏季亭认为,这是近年出现的生源危机带来的恶果。“山东省高考人数从2008年起每年减少5万,但是招生计划每年都要增加1.5万左右。考生少了,上学的机会却多了,生源日趋紧张。”

  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2008年,我国高考人数创历史最高,达到1050万人,此后逐年下降。今年高考人数为933万人,三年减少了117万人。超过半数省份生源已经连续三年下滑。

  山东省今年参加普通高考的人数为54万,实际完成高考的约有53万人,创四年最低。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曾预测:到2013年,山东省大学适龄人口将下降到40万左右,比2008年减少50%,届时山东省高校将面临生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生源危机已经拉响了警报。今年山东省高职高专二批征集志愿时,高校的招生计划还剩8万多人,但投出档案的线上考生只有2万余人,5万招生计划落空。尽管山东省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只有180分,但是低于这个分数线的考生仅有三四千人。一位民办高校校长无奈地告诉记者,生源危机早在预料之中,只不过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来得这么严重。

  压力之下,能否招到学生、招到多少学生,已经成为高校能否生存下来的决定因素。一些学校不惜花巨资聘请“招生代理”,通过各种渠道招揽生源;部分学校甚至将第一年的学费拱手送给“招生代理”,只为换取足够生源,种种网络乱象由此产生。

  要根治这些乱象,仅靠查处打击是不够的,还要本着科学发展的理念,从教育资源配置、招生指标下达等方面进行纠偏,及时促使一些无法生存的高校进行转型,或者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记者 陈灏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