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强
考生要报名必须先“拼证”
最近几年,除了各所优质高中外,每逢青岛实验初中、26中、37中、第二实验初中、39中、53中及59中等热点初中学校特长生报名时,学校外面都会排起看不见头的长队。为了把孩子送入这些热点初中,许多考生和家长们都提前一两年甚至两三年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报名时提供的各类艺术、体育特长证书的层次和数量也不断提升,这也使得每年的名校特长生报名现场成了考生们“拼证”的赛场。
自2008年起,每年到了市实验初中特长生报名时,考生和家长就在校园里排起了长队,许多孩子和家长都随身带着大堆各类比赛的获奖证书、奖牌等。不少考生因为各类证书、奖状和奖章太多,都用袋子装着材料。有长号十级证书,有帆船训练基本能力证书,有英语比赛获奖证书,还有不少刊登在报纸、杂志上的作文。“现在孩子想报个特长生真是难死了,什么市级的、省级的、国家级的,一个个拿来的证都能‘论斤称’了! ”一位家长无奈地说。
走捷径
不少特长生升学丢特长
“特长生就是块敲门砖,就指望孩子靠着这个能上好学校,并不指望以后非要走艺术专业。 ”最近几天,带着孩子到市北区一所热点初中咨询该校的特长生录取政策时,市民王先生对记者说。而据调查,在我市将特长生选拔当成升学的跳板,升入心仪的初中或高中后立即放弃特长转而成为普通学生的例子比比皆是。今年15岁的小李目前就读于我市一所热点初中,3年前,为了考入这所学校,小李先后学了钢琴、小提琴、篮球、游泳、书法以及国际象棋等众多技能。升入初中后,小李两年多没有碰过自己这些特长,惟一的目标就是争取凭成绩升入青岛2中。
考生和家长学特长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升学,而不少初中学校招收特长生的目的也不单纯。一名初中校长表示,现在青岛小学升初中政策是比较严的,学校比较自主的招生就体现在每班2人的艺体特长生招生上,而学生可以摆脱电脑派位和整体调拨的最好方式也是参加特长生招生,因此,同样是招特长生,普通初中无人问津,热点初中挤破头,初中特长生热还是缘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在初中学校真正招特长生的并不多,不少都是靠招特长生来掐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