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体育老师能不能当班主任引热议 家长焦躁校方建言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9-06

        原标题:体育老师能不能当班主任引热议 家长焦躁校方建言

        浙江在线9月6日讯 本报昨日C5版刊发《体育老师为什么不能当班主任》一文,引出热点话题,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多家中央级权威媒体联系本报,要求跟进采访,“这不是杭州特有的,应该是全国普遍现象,值得关注。”

        无独有偶,同样是今秋开学,温州也发生了类似事件:温州瓯海实验小学龙霞校区三年级六班,在开学第一天未能如期开课,原因是学校安排了一名音乐老师做班主任,遭到了家长们的集体抗议。

        这些现象昨天在钱报96068热线和钱报网上引起众多读者热议。退休20年、长期从事师资培训的丁大可老师昨给本报来电表示:当前教育改革难,不仅在体制上,也受阻于家长的成见乃至偏见。“不能让孩子输在班主任上”就反映了当下家长焦躁的教育观。

        钱报家长会热议>>>

        欢迎阳光男老师,培养好性格是关键

       在钱报家长会,对这个话题的探讨,很热闹。记者查看了长长一列家长发言,多数家长力挺体育老师,但也吐露实话“说说道理都懂的,放到自己孩子身上还是不愿意的”。

        家长们认同的理由有不少:

        ——他是男老师。“如果是个阳光的体育男老师,我支持,孩子需要这样的老师,培养好的性格是关键”;“支持,男老师更欢迎!”

       ——他是体育老师。“重视运动,应该跟重视成绩一样”;“没有好身体,哪来好成绩”;“光会死读书的人,在国外也会被人看不起的”;“喜欢运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阳光型的”。

        也有家长委婉地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立场:像音乐、体育等课的老师和学生接触机会少,能管好班级学习和纪律吗?

        教育界欢迎讨论>>>

        谁当班主任,能由家长说了算吗

       昨天,杭州西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电话里向本报记者表达了他的观点:体育老师能不能当班主任,不能简单说“能”或者“不能”,“我要问一句,班主任是干嘛的?班主任的位置难道只是在课堂?一个老师能不能当班主任,是看他的能力,他具备了什么样的素质,看是否达到成为一名班主任的标准。谁当班主任,是不是得由家长说了算?”

        班主任这个岗位,是为了更好管理班级。但是,这位负责人认为,从德育工作的角度来说,学校老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是班主任,教书、育人是不能分开的。学校教育,课堂只是一块比较重要的内容,从德育工作来说,老师除了教书,还要育人,要关注孩子成长,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家长不能眼睛只盯着班主任,好像只有班主任才会负责,这是一种偏见。

        体育和语数等学科,有主次之分吗

       “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班主任上’的心理可以理解,但从多元智能、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学校课程没有‘主课’、‘副课’,语数只能算是基础学科吧,只要老师个人素质高,有爱心、耐心,有亲和力,即使是体育老师,在班主任的岗位上也可能比其他老师做得好。”

        温州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些家长的担忧,是出于传统“唯分数看孩子”的成见。

        现在学校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均衡发展,像语文、数学、英语优秀的孩子,并不一定更有出息;孩子只懂语、数、英,反而将来会很难融入社会。有的家长觉得一些科目上课时间多,就是主课,一些课上得少,就是副课,但其实,目前在一些小学里,语文每周上5节课,体育也能排到4节课,对孩子的教育分量同样很重。

        家长过多介入,对学校教育好不好

        对于现在的教育环境,我省教育界资深人士也有些忧虑:一个老师就是一面旗帜,班主任这面旗帜最鲜艳,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的良好关系,离不开班主任的沟通协调。“我们应该给教育一种宽松的环境,教育是一件慢活,不能急躁。要相信学校、相信校长,因为他们是专业人员,家长过多的干扰,对学校教育是不利的。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家长动不动就指责学校,指责老师,我们应该静下来想一想,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是有情绪的,如果控制不好,把这种不好的情绪带到班级,对孩子未必是一件好事。”

        另外,当今教育改革正在大力推进,家长们不要用以前自己上学时的教育观来看待现在的学校教育了。

        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体育、美术和音乐等课的老师担任班主任,现在很受学生欢迎,尤其是一些男孩子,特别喜欢体育老师,如果体育老师有一项特长,更会增加孩子们对老师的认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