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三女生离家出走 因听不懂重庆话感觉被排挤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01-15

  崩溃 24小时后报女儿失踪

  当天下午,孔玉赶到女儿所就读的班级,但同学们均不清楚女儿的去向,班主任称,蕾蕾中午开了张出门买东西的假条就离开了。心想着女儿可能去了以前在江津就读的学校,孔玉又匆忙坐车赶往江津,但依然毫无线索。

  失踪24小时后,10日下午,几近崩溃的孔玉来到派出所报警。经派出所查询,蕾蕾于9日下午2点55分搭乘飞机去往云南丽江,警方在丽江一客栈找到了蕾蕾的行踪。

  12日上午,正当孔玉夫妻琢磨着去丽江接回女儿时,丈夫收到了蕾蕾的短信,大致内容为,“不要担心,我在外面散散心,过两天就回来。”

  12日下午,蕾蕾搭飞机回到了河南的家中。

  缘由 转学来渝感觉被排挤

  丈夫接回女儿后,孔玉夫妻双方达成一致:多沟通,不责骂。通过13日长达一天面对面的交流,孔玉和丈夫选择去理解女儿离家出走的行为。“高三转学后,女儿说新的学习环境太压抑,同学之间很冷漠,加上听不懂重庆话,常常无法融入到新同学的圈子中,有被其他同学排挤、孤立的感觉。”

  其实早在去年12月初,孔玉就了解到女儿想换学校的想法,“她当时说不想在这边读了,想回河南。”“那不行,已经回不去了。”听了女儿的要求后,孔玉当即断了她的念头。但当她事后想起来问女儿原因时,电话中的蕾蕾却只是哭,不出声。

  为了照顾女儿,孔玉请假来到了重庆。但对于妈妈的到来,蕾蕾却并不乐意,“她(蕾蕾)基本上不和我说话。”孔玉说,从来没有感觉自己和女儿的距离如此远。

  昨日,晨报记者希望联系蕾蕾及她所就读中学的班主任和同学,但孔玉立马拒绝了采访的要求。孔玉说,因刚转学到新环境,学校的老师都对蕾蕾照顾有加,不方便打扰。

  (应当事人要求,文中孔玉、蕾蕾均为化名。) 重庆晨报见习记者 刘冰鑫

  孔女士住所里的茶几上依旧放着女儿爱喝的酸奶。

  新闻纵深

  女儿蕾蕾高三转学来渝,因听不懂重庆话感觉被同学排挤,本月9日离家出走

  蕾蕾

  从小上重点小提琴8级

  1.65米的高挑身材,浓眉大眼,在亲戚朋友看来,18岁的蕾蕾活泼而可爱。因为成绩优异,从小学到高中,蕾蕾在河南一直读的是重点学校。不仅如此,蕾蕾还喜爱拉小提琴,在小学5年级时就取得了8级证书。

  上高中后,蕾蕾学习勤奋,考试分数维持在580分到600分之间。她还给自己高考定下考香港大学的目标,如果没能考上,最低要求也要上厦门大学。

  妈妈孔玉一直认为自己给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环境,没想到一切都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

  孔玉

  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

  到重庆后,蕾蕾每月至少有1000元生活费……谈及一手为女儿创造的优越环境,孔玉反思:“为人父母,以前总认为物质给予很重要,但孩子最需要的是尊重和理解。”孔玉和丈夫皆为本科生,从小对女儿的要求也很高,“存在面子观念,虚荣心在作祟。”但孔玉表示,失去后才懂得了珍贵,成绩和外人的评价都是附属品,女儿对于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回来后,我只想对她说,‘妈妈永远爱她’。”

  父母不妨以朋友的姿态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感受,如此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专家:

  和子女交朋友多交流

  市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副所长蒋华分析:“蕾蕾出走的原因,首先是转学后,在外地的父母无法获知女儿的适应情况,而蕾蕾也找不到地方倾诉;其次,到重点学校后,蕾蕾的学习成绩在班级或是年级究竟处于什么水平,是否存在对考试的恐惧;最后,父母给予蕾蕾心灵的关爱不及对物质的重视。”蒋华建议,父母不妨以朋友的姿态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感受,如此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