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校园安全」学生溺水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
来源:网易-当代广播站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21-05-25
游泳是中小学生喜爱体育活动之一,但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溺水事故往往发生在一瞬间,就此摧毁了一个个宝贵生命,摧毁了一个个幸福家庭。
一、近日学生溺水事件
5月15-22日期间,5起学生溺水导致11名学生死亡,给多个家庭带去了无法弥补的伤痛。
5月22日下午4时19分,献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韩村镇有孩子在村边坑塘溺水,经多方全力搜救打捞出5名孩子已溺亡,具体原因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正在调查中。
5月22日14时55分,临沂市沂南县5名学生相约去河边玩耍,其中2人在北黄埠拦河闸不幸落水,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5月19日,福建泉州,市区碧水湾旁,一名10岁左右的小女孩不慎坠入内沟河内,不幸遇难。
5月15日,江西省景德镇,后港镇毛家桥村段,一名10多岁的男孩不幸溺水身亡。
5月15日下午,江西省景德镇乐平市还发生了2起溺水事故。浯口镇西桥村附近,2名12岁左右的小孩(一男一女)溺水,被救上岸时,均已没有生命体征!
针对现状,教育部提出了学生防溺水“六不准”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教师或是家长带领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学校做好学生防溺水教育工作刻不容缓,须积极贯彻教育部规定,切实提高中小学生预防溺水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以减少溺水事故发生。
二、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存在问题
(一)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学生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这是溺水死亡主因。每到夏季,无论在城市游泳池还是乡村河流中,都可见到一群群在水中嬉戏学生。
他们在享受清凉同时,往往忽视了游泳潜在危险,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特别是居住在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没有征求家长同意下,经常自行结伴到野外无人看管江河、池塘、水库、U 形水渠游泳戏水,很多学生自己虽不会游泳,但在其他同伴邀约情况下,也冒险入河戏水。
(二)家长教育监管不到位
家长作为中小学生主要监护人与家庭教育者,在预防学生溺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然而很多家长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主要将精力都集中在生计上,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对孩子缺乏防溺水安全教育与游泳技能培养。还有些家长将孩子委托给老人照管,放任自流,没有尽到对孩子监管义务,以至于学生在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等家长与学校监管空白期,私自下水游泳,导致溺水事故频发。
(三)学校教育流于形式
学校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无疑是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能力重要途径。然而,当前中小学防溺水教育流于形式,缺乏行之有效实施途径与方,过多地强调学生溺水事故多发生在校外及节假日期间等客观原因,没有认识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所肩负责任与义务。
(四)政府危机意识不强
1.宣传管理力度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只重视面上应急,忽视了点上预防,误认为防溺水宣传教育就是学校事情,根本就没有深入事故多发农村地区进行宣传,导致村民对学生防溺水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场馆建设滞后
由于农村学校及附近基本上没有配套建设游泳池,农村学生就只能到野外江河、池塘、水库、U 形水渠游泳,而这些地方深浅莫测、危机四伏,以致成为吞噬生命“黑洞”。
3.缺乏急处置能力
目前,许多乡镇街道尚未完全树立学生防溺水应急管理意识,把学生防溺水应急管理当作学校内部管理,缺乏专门救援队伍与装备,没有开展相关应急救援演练。
三、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对策
(一)加强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1.远离危险水域
从近年来发生学生溺水事件中不难发现,溺水地点主要集中在水塘、水渠、水库、江河等不明水域。劳累与温差会导致学生游泳时抽筋而溺亡。这些不明水域往往温差变化非常大,水下情况复杂,极易诱发抽筋现象。
因此,学校要组织学生对溺水原因等知识学习,增强安全意识,远离危险水域,要在家长陪同下去正规游泳池游泳,绝对不能私自去游泳。
2.拒绝盲目施救
一旦发现有人落水了,应教育学生切不可盲目下水救人,更不可手拉手下水救人,应该大声呼喊大人来帮忙,也可以打110报警,还可以寻找周围一些可以利用救援物扔给落水者。如果落水者离岸边比较近,可以找一根长竹竿递给落水者,但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采取智慧救援措施。
(二)加强演练,有效掌握安全技能
在保证不到野外水库、湖泊游泳,不盲目下水救人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演练,学习简单急救知识,掌握安全技能。例如:溺水者被救上岸后,首先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但如果在野外溺水话,救护车4分钟内一般不会到达,而大脑如果缺氧4分钟,脑组织就会出现不可逆转损伤,所以在急救黄金时间4分钟内应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
平时在学校习得心肺复苏技能就能够帮助溺水者脑细胞得到供血,很有可能挽救溺水者生命。
(三)加大宣传,提升家长监管力度
双休日、节假日是学生溺水事故多发时段,学校要多途径向家长做好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如发放告家长书、家访、短信提醒等,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对孩子活动要知去向、知内容、知同伴、知归时,切实担负起对孩子监管责任。对于家长长期外出务工学生一定要交代他们近亲或者村干部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与监管。有效预防留守儿童溺水事故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