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励志哥:两岁就脑瘫32岁成北理工博士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07-29

  坚持之后才发现没有那么难 “不接受残疾学生报考。”

  2002年,当21岁的张大奎揣着自己的高考成绩单填报志愿时,绝望地发现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更关注自己的被确诊为“核黄疸后遗症”的诊断书。这种俗称为小脑瘫痪的疾病,几乎断了他的求学梦。因为小脑机能严重受损,运动平衡、肌肉协调等功能有较大障碍的张大奎,连学会走路都用了7年的时间。

  张大奎的高考发挥并不算好。因为手臂力量不足,大奎的字体本来就大于普通学生,尽管带了两条干毛巾进考场,试卷上的字迹还是被汗水浸湿而变得模糊,一场考试下来,大奎知道自己的卷面并不清晰。

  而那段艰难的等待,是父亲“血骨熬汤为理想”的教诲让大奎坚定起来。1980年代的农村,没有完善的康复训练机构,父亲在两棵大树之间绑上类似于双杠的竹竿让大奎练习走路,是一家人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到9岁终于学会用拐杖走路时,大奎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膝盖磕破了多少次,穿坏了多少双军用胶鞋。

  当大奎收到黄河科技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他心中充满了感激。这分坚持,也支撑着他从专升本到考研,直到现在的博士。“其实考试的时候每次都想放弃,但是坚持过后会发现,其实也没那么难。”

  “我只是在幸运点到来之前没有选择放弃。”因此,当同样的境遇出现在考博前夕——没有一个导师愿意接收他,大奎还是选择相信,继续一封一封的发送邮件,希望有转机出现。

  当最终录取他的樊孝忠老师告诉他:“有3个学生都通过了我的考核,但考虑到你的身体情况,我担心其他的老师会不要你,所以我就把另一个学生推荐给了其他老师,把你留在我身边。”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