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派
不良内容泛滥,铃声、图片下载花样翻新,很容易让小学生沉迷其中
反对派
能及时知道孩子在哪,只要不影响学习,带手机也没什么不好
小学生该不该有手机?
日前,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召开的“抵制手机网络色情——从我做起”社会各界座谈会上,有教师代表建议,我国应立法禁止12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机。
那长春的情况如何?昨天,本报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数据
四成左右小学生拥有手机
长春有多少小学生有手机?
本报去年曾报道,长春市有关部门对当年23所小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0.8%的同学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
对于手机的来源,有41.8%是家长主动配备,还有41.65%是学生要求家长购买的。
“今年,这个数还要高一些,能达到四成左右。”采访中,有相关人士表示。
调查
主要用于和同学联系
小学生用手机来做什么?上述调查也给出了一组数据:89%以上的人表示会用它来和家人联系,28%的人同时用来和同学联系,收发短信的占17%,玩游戏的占0.9%。
在有手机的小学生中,90.2%的是高年级同学。每月手机电话消费在50元以下占89.13%;100元以上占0.8%”。
“煲电话粥”超过与家长沟通
“有手机就方便了,不怕找不到谁了。”采访中,有手机的小学生们认为,这是手机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好处。
五年级的学生小刚说,有了手机,学习上出现难题、节假日约同学出去玩,只要拨个电话就行了。“我这手机是我妈给买的,是为了随时随地知道我在干什么。”同为小学五年级的小雪说。
“跟家里就是‘短信式’,跟同学就是‘煲粥式’。”在沟通时间上,小刚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对于这个说法,大部分有手机的小学生都比较认同,“跟家长没啥好聊的,还是跟同学有共同语言。”
他们都是“拇指族”
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小学生的手机里都绑定着QQ。躲避家里父母的QQ聊天看管,成了使用手机的主因。
“家里有电脑,但我爸妈管得很严,根本不能上QQ聊天。”小学四年级的宁宁说,手机上绑了QQ,家里人就不容易发现,联系起来也方便。
此外,他们发短信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大家都练出来了,有时候我们还比赛看看谁发短信的速度快呢。”有小学生表示。
PK
12岁以下该不该禁手机?
到底该不该像教师代表说的那样,禁用手机?也让我们来听听家长、学校和专家的看法。
家长:禁与不禁都有道理
“我不赞成带手机,这助长了孩子们攀比风。”长春市民张先生说,他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曾要求买手机,说是班上很多同学都有,而且盯上的都是三四千元的品牌机。
“我把给儿子买的手机给没收了。”长春市民李女士说,她发现儿子用手机联系与学习有关的内容非常少,可话费有时比大人还要多。
“只要孩子不在上课中使用,不影响老师和同学,带手机也没什么不好。”长春市民梁先生说,他和爱人都上班,时常会出现女儿下了班车,他们赶不到的情况。为了掌握孩子的具体位置,就配了一个手机方便联系。对于此观点,也有一些家长持赞成意见。
学校:不提倡小学生使用手机
采访中,老师的反对意见占了绝大多数。他们认为手机上不良短信泛滥,铃声、图片下载、游戏花样翻新,很容易让小学生沉迷其中。
“不提倡。”长春市天津小学毕校长表明了她的态度。她说,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手机或多或少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此外,由于监管机制还不健全,不健康的东西很容易通过手机对孩子们造成侵害。“我们学校安有校讯通,每个学生都有卡,可以很畅通地跟家长进行联系。”
“我们不反对,但有一定的监管。”东北师大附小南校宗主任表示,正常沟通可以,一旦发现用手机上网或是玩游戏,以后将禁止该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
专家:宜疏不宜堵
对于小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长春阳光心理援助中心格林也给出了他的看法:宜疏不宜堵。
“我是不赞成小学生用手机的。”格林说,但一味禁止小学生使用手机,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反而会增强学生的叛逆性,关键是老师和家长要对孩子加强引导,提高学生对手机的适应、判断和选择能力。
此外,他建议,相关部门可设计一款少儿手机,只有打电话功能,并减低辐射。
这些国家在“禁机”
法国:2009年5月份,法国相关政府部门联合宣布,由于手机的危害性尚难准确估量,将禁止12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以保护他们的健康。
美国:专家们提出的“安全使用手机准则”要求,除了紧急情况之外,12岁以下儿童不要使用手机。理由是,孩子的颅骨比成人更薄,因而儿童吸收的辐射就更多。
韩国:教育部指出,首尔市构想中的这项法案,不准小学生携带手机到校,准许国中生与高中生携带手机,但到校后须将手机交给学校集中保管,放学后还给学生。
目前,首尔1250所国民中小学,约30%学校已禁止学生携手机到校。
日本:文部科学省今年1月份已通函全国各中小学,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高中订立“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
本报记者 王小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