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泸州教育力量之三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19-10-24
    链接深圳,创新教育悄然落地纳溪
    “我们的创新教育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和潜能,强调学生参与性,始终把他们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校园“搜老师”等为载体,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区教育科研中心副主任王洪波说。
    纳溪区以深圳创新教育吴庆元专家团队为引领,打造具有纳溪模式的创新教育。今年1月22日,“四育合一”创新教育活动专题培训会在纳溪中学召开;7月3日,纳溪区首届创新教育研讨会邀请教育部专家莅临指导。
    2019年春期,全区三个学段,8个年级,15个试点学校,600名教师、1.9万名学生参与试点。2019年秋期,全区中小学以走进课堂和社团活动两种主要方式,以“专家团队带动试点校”+“试点校带动全域推进”的形式,实现城区、乡镇学校创新教育同步协调发展,全域全员全程开展创新教育;同时,将创新教育纳入研学实践,打造科技研学基地,开辟“科技研学”路线。
    潜心耕耘,研学实践可圈可点
    “没想到茶叶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才能上市,今天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还真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呢!”白节小学五年级6班的陈思垚的一番话道出了班上不少同学的心声。
    近年来,纳溪区扎实开展“三色”研学实践教育,实现区、镇、校三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域覆盖。2019年春期,纳溪区教育体育局与泸州广播电视大学签订《合作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试点工作的协议》,争取到国家资金的支持,开发出诗酒文化、茶文化、农耕文化研学线路,形成红色、绿色、特色“三色”基地大网络,以《纳溪区“四育合一”指导指南》为标准,结合基地研学资源和学生身心特点,打造课程体系。目前,已开发出“诗酒文化”“农耕文化”等精品课程113个。将研学实践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列入学校素质教育质量评估方案,要求小学1-3年级每年不得少于1天,小学4-6年级每年不得少于2天,初、高中各年级每年不得少于3天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充分实现基地资源优势互补、城乡共享,仅2019年上半年,三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共接待区内外师生、家长及考察参观团5万余人次。
    制发《泸州市纳溪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指导意见》,完善基地安全保障措施,细化学校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实现了安全出行零责任事故。
    “纳溪区‘四育合一’素质教育改革,契合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探索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为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一种范式,具有先进性、系统性,对于西部欠发达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吴定初在《“四育合一”素质教育新路径》课题研究会上对纳溪“四育合一”素质教育改革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走在纳溪,处处能呼吸到教育新风,处处能看到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因教育之变而展现的笑脸。纳溪人不断抒写奋进之笔,将纳溪建设成全省教育新高地。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