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教育强省 托起明天的希望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骆 辉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0-10-20
   本报记者 骆 辉
  10月12日,记者刚踏入樟树市刘公庙镇三桥初中的大门,一股浓郁的桂花香扑面而来,干净整洁的道路、高大茂密的树木、欢快奔跑的孩子,让人感受到了校园的生机与活力。
  “三年前,学校小而旧,不少家长都不愿把孩子送来。”校长黄跃文说。2016年,当地采取上级拨款、政府补助、学校筹资的方式,筹集了2000余万元资金对三桥初中进行改扩建,新建教学楼、食堂、运动场,完善校园绿化、图书室、实验室,一所崭新的三桥初中于2017秋季正式开学。“十三五”期间,该镇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校建项目14个,其中新建公办幼儿园1所、新建村小及教学点2所、新建教学楼8栋、新建标准化运动场2个。
  留住教师,特别是留住优秀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刘公庙镇投入600余万元新建了120余套教师周转房,并为每名老师配备一张床、一套桌椅、一台电脑、一个衣柜、一辆电动车、一台热水器、一套餐具等在内的“十个一”保障设施,让教师拎包免费入住。近年来,该镇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目前全镇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达56.1%,高级职称教师达22.6%,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达58.7%。
  学校条件好了,优秀老师来了,推动着刘公庙镇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目前全镇共有在校学生2384人,学生升入重点高中比例、参赛获奖数量等稳居樟树市前列。
  刘公庙镇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效,是我省“十三五”期间加快教育强省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缩影。
  学前教育正在普及普惠。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一乡(镇)一所公办幼儿园建设等,让我省在今年底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公办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0%的发展目标。
  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缩小。2018年,我省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检查,成为全国第13个整体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的省份。目前,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九江市德安县,萍乡市芦溪县,宜春市上高县,吉安市吉州区已率先开展优质均衡试点。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蹄疾步稳。南昌大学通过“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报告,江风益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增11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全省共有17个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硅基LED发光材料、生猪遗传育种、铵盐体系白钨绿色冶炼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江西转化。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拉开帷幕。今年8月,教育部、省政府联合出台《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部省合力把江西建成中西部地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地、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培训高地、职业院校培根铸魂的育人高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高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高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