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让每一个学生获均等教育机会
来源:玉林日报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21-01-05
2020年12月28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暨全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玉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旭雄获授予全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在荣誉背后,黄旭雄是如何主动攻坚,一步一个脚印地破解教育难题,并为玉州区大兴教育事业闯出一条新路子?
多措并举,破解义务教育发展难题
黄旭雄是一名中共党员,于2015年起担任玉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玉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兼)。面对玉州区78万人民对教育工作的殷切期盼,该如何去回应?什么是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均衡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热的大班额问题如何解决?如何从容量和质量两方面下手,构建具有特色、领跑玉林市的现代教育?这些都是黄旭雄上任后面临的时代考题。
黄旭雄正在办公。
通过调查了解,并结合玉州区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 黄旭雄决定在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破解这些难题。从跑项目,到争取资金,短短几年时间,他争取到各级资金12.4亿元,新建学校15所,改扩建学校108所,新增学位23080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公办幼儿园占比提高了3倍,教育资源得到了持续优化调整,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资源得到有效供给,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同时,他还重视教师的提前招聘、遴选和培养,坚持建设一所学校就培养一批优秀教师,确保投入使用一所学校就建成一所品牌学校。
2017年,玉州区获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
锐意改革,奋力使基本均衡跨进优质均衡
2017年以来,玉州区义务教育实现了基本均衡,但离优质均衡还有一定的距离,黄旭雄决定改变学校之间“单打独斗”的局面,积极推行校际共同发展,化零为整、资源重组,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校际间优质均衡。
于是,黄旭雄实施学区制改革和“村校振兴”计划,把全区110所公办中小学划分为12个学区,创建“名校+村校”模式,打造城乡联盟;创建“优质学校+薄弱学校”模式,实行强弱联盟;创建“名校+新建校区”模式,推进区域联盟,实现了校校有团队,人人有助力的合作局面,有力地推进了玉州教育的提档升级。
为建构起过程性培养体系,黄旭雄大力实施“毓秀教育”,逐步建立起“学科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阶梯式培养成长体系,打造了“教研训一体化”教研模式。几年来,连续召开五千名教师大会,对“玉州名师”“百佳教师”“十佳教师”“突出贡献教师”“最美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树立可比可学的标杆,一批优秀模范教师脱颖而出。他破除了区域问题,实施教育信息技术2.0计划,采取“双师双培”方式,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让名师走进乡村课堂,让乡村学子也能享受优质教师资源。
2020年初,玉州区获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之一。
多方联动,落实教育扶贫保障“一个都不少”
在教育脱贫攻坚中,黄旭雄始终把“一个学生也不能少”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召集各镇(街道)中心小学校长,共同分析控辍保学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对策,采取“一图二法三活动”三步骤,主动联合公安、镇政府、司法等部门,多方联动,形成落实控辍保学工作合力。
黄旭雄组织构建网格化管理作战图,以班级为单位,将中小学校划分为2018个网格,把包联任务细化落实到玉州区6943名干部和教师,特别是把厌学、逃学人员列为重点关注关心人员,实行“人盯人、一对一”管理,逐一落实劝返复学责任。采取“一核二对”方式,开展地毯式排查。精准核查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有辍学倾向学生底数,第一时间掌握易辍学、厌学学生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并实行动态分类管理,破解底数不清问题。开展学籍系统与公安户籍系统比对、学籍系统与国扶系统比对,全面掌握不在玉州范围内就读适龄儿童少年是否就读、在哪里就读等情况,确保学生真正在校,不落一人。他针对易辍学、厌学及辍学学生,组织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和“联合大走访大家访”活动。2019年以来,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开展走访活动,共组织5095名工作人员对19795名学生进行走访。他自己也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亲自深入贫困户家中成功劝返8名学生。在黄旭雄的带动下,教职员工们纷纷上阵,全区累计劝返学生48名。
黄旭雄(左二)进行家访。
目前,玉州区建档立卡户适龄儿童零辍学。另一方面,玉州区中小学校还先后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23007人,共有近11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了各类教育补助5663.8万元,做到了应助尽助,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通讯员 李坚 谢春红 记者 陈凤秀)
原标题:让每一个学生获均等教育机会——记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玉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旭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