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2-03-16
育见 | 洞见未来教育 教与学正在发生新变革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杨志成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5年来的全国两会,“公平”与“质量”两个关键词始终贯穿政府工作报告的教育部分。这要求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进程中追求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教育应该如何变革?应该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3月14日,《育见》播出《洞见未来教育 教与学正在发生新变革》,本期面对面访谈的嘉宾是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与我们一同探索新时代的命题。
【本期嘉宾】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杨志成
精 彩 内 容
1
未来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嘉宾观点:本质上是要在教育的本体上发生变化,从“知识本位”转向“人本位”。要在适应未来的转型中,超越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范式,比如说超越班级授课制、分科教学、依据教材、专业教师、现代学校,甚至超越现代学制。面向未来,在教学目标上要有重大的变化,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激发他创新的思维、探索的精神、爱学的情感,这是对未来教育更重要的。
2
如何成为实践未来教育理念
的“大先生”?
嘉宾观点:对于老师来讲,最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比如是一个孩子数学题做错了,八分之七加八分之七等于九分之四,按照现代教育这肯定是错误的,但是按照未来教育的思维,要问问他为什么,如果只是孩子思维创新挑战的一个错误,那也算是一个正确的答案。我们要支持他探索,不怕他犯错误,要鼓励他勇于创造的这种精神。同时对他进行很好的指导,认识到数学的基本规律,重要的是通过错误让孩子们获得新的创新的发展。
3
未来教育的教与学会发生哪些转变?
嘉宾观点:教育的改革必须瞄准成功,这就要求我们每一步都要走稳走好。实际上,过去可能上课就是学习,现在我们认为学生只要思考就是学习。要用有限的课时,撬动学生无限的思考,也就是“每一节课撬动一生”。
本期节目
播出安排
洞察时代,育见未来。
《育见》,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每周一至周五19:45播出。该栏目以“高远立意、高端布局、高度关注”的理念,关注国计、关注民生,把握时代脉搏,解读政策动态,构筑教育政务服务新通道,搭建教育政策解析新平台。
来源 | 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
原标题:《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