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体育班会课来了!北京中小学打造体育场景育人单元教学新模式
来源:京报网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25-07-01
班主任、体育教师、科任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体育班会课是什么样的?6月26日,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场景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项目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附属青年湖小学举办。该项目由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指导,北京教育学院承担。作为承办校之一,青年湖小学以“见证‘突破’,共话成长”为主题,聚焦“四小”问题,开展了“体能主题单元”体育班会课,探索体育场景育人单元教学新模式。
项目负责人、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潘建芬介绍,围绕打造“出汗的体育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等目标,项目设置了指向主题单元教学的“核心素养模块”与指向体能实践活动的“身心强健模块”。其中,单元教学包括新课标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五方面课程内容。
在这堂体育班会课上,学生们通过故事讲述、绘画展示、情景再现、歌曲演绎等丰富形式,分享了自己在体能课上的收获。同时,教师和家长的观察也为学生的成长与蜕变提供了多维见证。体育教师鲍帅将学生50米跑的成绩转化成可视化折线图,每一次向上的曲线,都代表着一次自我超越;数学教师候敏的“跨界”分享中提到,体能课后,学生课堂专注力显著提升,计算能力和解题思路也更为清晰敏捷了;班主任唐小航感触尤深,她发现在本学期的篮球“班班赛”中,体育不仅凝聚了班级向心力,更教会了学生尊重、包容与担当。
“体能锻炼后,我家的‘小豆芽’更想走进大自然了!”学生梁佑齐的父亲兴奋地分享道,“周末,我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亲子户外运动时光。”朱穆楠母亲则观察到体育对孩子心理韧性的塑造作用。“体能课程无形中缓解了孩子心中的‘小焦虑’。”她欣慰地说,“我们看到,孩子通过持续的体育锻炼,情绪调节和抗压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这种内在力量的成长,比任何成绩都让我们感到安心。”
闪电进步侠、微笑耐力王、增肌锻炼星、塑形健康星、银河合作星……“超能颁奖礼”上,学生收获了阶段性运动成果的表彰,在榜样的力量中备受鼓舞。此外,学生们在活动中还收到了一份专属“体能图谱”。学校体育中心主任杨帆告诉记者,学生体能课引入了智能穿戴设备,系统精准捕捉并整合分析学生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下肢力量、动作稳定性等数据,最终生成了“个人体能自画像”。“这份自画像不是‘成绩单’,而是科学训练的‘导航图’,它告诉孩子们下一阶段的提升方向。”杨帆表示,“坚持体能训练的目的,不仅在于强化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帮他们勇敢面对各种挑战。”
“体育班会课系列活动创新了单元教学的最后一课,由班主任、体育教师、科任教师、家长等与授课班级学生一起复盘学习单元育人场景、分析身心健康数据、共享场景赋能成果,在场景式动态教学活动中解决真实问题,通过导向生命成长、技术赋能教育,实现多维协同育人。”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建新表示,项目系列活动在各中小学承办校陆续展开,将通过市级示范直播,在生成性实训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进一步赋能指引全市中小学教师“以体育融五育”跨学科同频育人,促进学校、教师、家长“全人格,融身心”协同育人,为首都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采写:智雨荷;北京教育学院供图;编辑:邓丽;复审:常悦;核发:冉阳)
来源:北京号
作者:现代教育报
项目负责人、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潘建芬介绍,围绕打造“出汗的体育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等目标,项目设置了指向主题单元教学的“核心素养模块”与指向体能实践活动的“身心强健模块”。其中,单元教学包括新课标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五方面课程内容。
在这堂体育班会课上,学生们通过故事讲述、绘画展示、情景再现、歌曲演绎等丰富形式,分享了自己在体能课上的收获。同时,教师和家长的观察也为学生的成长与蜕变提供了多维见证。体育教师鲍帅将学生50米跑的成绩转化成可视化折线图,每一次向上的曲线,都代表着一次自我超越;数学教师候敏的“跨界”分享中提到,体能课后,学生课堂专注力显著提升,计算能力和解题思路也更为清晰敏捷了;班主任唐小航感触尤深,她发现在本学期的篮球“班班赛”中,体育不仅凝聚了班级向心力,更教会了学生尊重、包容与担当。


闪电进步侠、微笑耐力王、增肌锻炼星、塑形健康星、银河合作星……“超能颁奖礼”上,学生收获了阶段性运动成果的表彰,在榜样的力量中备受鼓舞。此外,学生们在活动中还收到了一份专属“体能图谱”。学校体育中心主任杨帆告诉记者,学生体能课引入了智能穿戴设备,系统精准捕捉并整合分析学生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下肢力量、动作稳定性等数据,最终生成了“个人体能自画像”。“这份自画像不是‘成绩单’,而是科学训练的‘导航图’,它告诉孩子们下一阶段的提升方向。”杨帆表示,“坚持体能训练的目的,不仅在于强化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帮他们勇敢面对各种挑战。”
“体育班会课系列活动创新了单元教学的最后一课,由班主任、体育教师、科任教师、家长等与授课班级学生一起复盘学习单元育人场景、分析身心健康数据、共享场景赋能成果,在场景式动态教学活动中解决真实问题,通过导向生命成长、技术赋能教育,实现多维协同育人。”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建新表示,项目系列活动在各中小学承办校陆续展开,将通过市级示范直播,在生成性实训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进一步赋能指引全市中小学教师“以体育融五育”跨学科同频育人,促进学校、教师、家长“全人格,融身心”协同育人,为首都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采写:智雨荷;北京教育学院供图;编辑:邓丽;复审:常悦;核发:冉阳)
来源:北京号
作者:现代教育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