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15%的校长明确表示“不愿意当”校长
来源:教育报 作者: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7-06-14
      北京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于8月16日隆重召开。在此期间北京教育学院中小学校长队伍现状调查组发布了一组调研报告却大出人意外。看来校长这个职业也是一座“围城”,有的想钻进去,有的却想跳出来。这组调查表明现在绝大多数校长在超负荷工作,有15%的校长明确表示“不愿意当”。校长问卷抽取10个区县900位校长,回收有效问卷772份。绝大多数校长认为在超负荷工作,但多忙于事务性工作。每周工作6天的校长达59%,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者高达76%,81%的校长经常在下班后还要开行政会,处理常规性工作,如巡视校园、整理文件、写工作总结、与教师谈话、接待家长、完成临时性任务、处理突发事件等。有82%的校长为筹措经费奔忙和发愁。多数校长敬业但不乐业,一半校长持“让当就当”的态度,15%的校长明确表示“不愿意当”,只有32%的校长表示“愿意当”。调查组建议,要逐步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在北京全面推广校长职级制,形成校长专业发展的级别系列和激励机制,把聘任、薪酬、考核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促进北京中小学校长整体水平的提高。下班后行政会议成北京八成校长苦恼北京教育学院日前发布的《北京中小学校长队伍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校长在超负荷工作,但多忙于事务性工作。报告指出,校长的工作方式多是“事务型”、“会议型”、“权力型”,与知识管理和专业化管理不相适应,需要向专业化的方式转变。报告显示,校长的履职状况方面,每周工作6天的校长占58.5%,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的高达75.5%,时间大多消耗在参加会议、常规的行政管理、接待来访、公关活动等方面,如80.8%的校长经常在下班后还要开行政会议,81.6%的校长为筹措经费奔忙和发愁。报告同时反映,只有3%的校长表示经常关注“自身发展”问题,0.5%的校长为“自身提高”而头疼。与校长的烦恼相比,中小学教师却从这次会议上得到了一些好的消息。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可享受“科研假”据北京市教委透露,承担市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的中小学教师,可以获得最多3个月的假期。即将建立起的教师学术研修休假制度规定,对申请批准为市级以上课题的教师,区县教委和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在研究期间结合自身业务急需,选择国内外有相关项目的地区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科研活动的教师,可以获得1—3个月的假期,具体的时间安排由各区县教委自行安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