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丘成桐的箴言:教育不是请客吃饭
来源:时代商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08-05

  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3日下午在山东大学所作学术演讲中表示,中国应该重视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加大对基础科学的投入。丘成桐认为,培养基础理论人才所需要的费用并不高,比起购买工程设备动辄数千万美金来说,培养一个理论数学家或理论物理学家,每年只需要10—20万元人民币。他说,“一个教授年薪10-20万,培养1000个教授的花费跟中国所有高校校长请客吃饭的钱加起来差不多。”(8月4日中新社)

  丘成桐教授的这段高论,让人尴尬让人震惊。尴尬的是中国所有的高校校长们,丘先生让他们丢脸献丑了;震惊的是普罗大众,原来文质彬彬的大学校长们也沾染上了官场的庸俗作风,惯于请客吃饭。而且,吃得绝对不比纯官场少,按照丘成桐先生的说法,中国的大学校长们一年要吃掉1000个教授的年薪,计1—2亿元。中国名校

  没有人晓得丘成桐先生的数据算法是如何得来的。但丘先生身处中国教育的庐山之外,加之他对中国教育的拳拳之心,既有冷眼旁观的清醒,亦有身处之中的体悟。应该说,他的数据和评议是客观真实的。因此,丘先生的箴言既是警戒中国的大学校长——教育不是请客吃饭,又是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棒喝,榨出了内中的沉疴顽疾。中国名校

  相信大学校长们有足够的雅量接受丘先生的箴言。毕竟,作为学界精英典范的校长们恐怕也不习惯沉湎于觥筹交错中,在酒肉中荒废时光。但是,大学校长们也是无可奈何,许多官方非官方的评级,各种政府或非政府的社会活动,有关本校学术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时刻都需要校长出面。可以说,大学校长的行政烦恼,并不亚于地方政府。在此语境下,校长们的学术不能专攻,科研无法进行,在繁杂的行政事务漩涡里不能自拔。对此,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有深切体会:“大学校长不好当,大学校长也不易当。”

  值得一提的是,校长们越是委屈,越是说明体制的流弊是多么地顽固。归结到一点,无非是中国高校的行政化。正是因为各级高校和官本位挂钩,反而套上了行政等级的镣铐。副部级的全国重点高校可以摆脱行政级别低的应酬之扰,但依然不能超然于权力藩篱之外。而越是级别低的高校,不堪其扰的社会纠结就越多。中国名校

  大学不是世外桃源,大学校长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相反,大学要紧跟时代,大学校长更当具有敏锐的现实主义智慧和情怀。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成为权力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为权而谋而困于权,从而失去了大学应有的超然与独立。而大学校长一旦被套上具有品级的乌纱帽,作为行政等级中一员,则是决然跳不出权力金字塔之外的。中国名校

  这让人相当的悲怆,遥想94年前,蔡元培甫任北大校长,即发出呼吁:“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更关键的是,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八字方针,不仅引来了中国现代史上众多的大师级人物,涵养了北大学术自由的风气,而且激燃了“新文化运动”,使德赛启蒙深入人心,改变了中国现代史的进程。当年北大,不是没有权力的滋扰,有时甚至是腥风血雨,但是蔡氏开启的超然独立风气,影响了后任北大的诸位校长。从陈大齐到蒋梦麟,从胡适到汤用彤,无论其政见学术如何,但皆能卓然于权力之外。乱世北大,为后人景仰;盛世北大,却屡为公众所诟病。其中反差,值得中国大学的校长们集体反思。丘成桐先生的箴言,或搔到了中国大学和校长们的痛处。中国名校

  日前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规划出中国高校去行政化的路线图。体制的松绑和更新将使大学校长们从官本位的金箍中解放出来。但是,校长们也要自强:思想上要沉勇,精神上要补钙,人格上要独立,学术上要精研,行为上要脱俗。

  ◎张敬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