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教育引领未来 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18-03-22

  四:如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案例】7天数学寒假班、12天英语冬训班……在三年级小学生朵朵的日程表上,培训班被精打细算地排到了腊月二十八,学费也随之破万。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
  【分析】在“校内减负”初见成效的当下,校外培训机构却裹挟家长和孩子一路狂奔,成了“校外增负”的主力军。不仅如此,一些社会培训机构还为学校选拔生源办起“占坑班”“奥数班”,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治理无资质和有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治理数学语文等学科类超纲教超前学等“应试”培训行为,治理学校和教师中存在的不良教育教学行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专项治理行动是全面治理的开端,下一步将进一步斩断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招生的联系,研究制订促进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有序发展的意见,缓解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校外培训的依赖。
  五:校园欺凌怎样综合治理?
  【案例】2017年12月6日,为加强校园欺凌的预防和疏导,建设无欺凌和暴力的平安文明校园,浙江省东阳市举办“校园反欺凌、反暴力”管理现场会,组织所辖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分管安全的负责人到场宣誓、签名作出承诺。
  【分析】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2017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明确了欺凌的界定,要求各地各校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区分欺凌与打闹嬉戏的界定,正确合理处理。《方案》提出,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严重欺凌事件,学校可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学生予以训诫;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