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A主编认为,此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全形同虚设”。他将自己所在的学报的账号和密码告诉笔者,笔者随机下载了5篇论文,并用A主编提供的账号登录检测系统后对这5篇论文进行了检测,整个过程十分顺利。
“只要有账号和密码就可以登录使用,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在用这个账号。”A主编说。
A主编认为,也许正是这样的漏洞催生出了淘宝网上数以千计的论文检测卖家。“我们学报账号的上限是1万篇,假如我想靠这个牟利,或是把用户名和密码转让给别人,让他们去做类似的事情,应当是可行的。”
事实上,早已有用户向中国知网反映了类似相关问题。在中国知网“CNKI学术论坛”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专区”里,有用户曾质疑:“不是说这个检测系统只针对单位机构部门开放吗?不是说个人不允许被授权使用吗?那么,淘宝上的这些借此检测系统来赚钱的商家,又是怎么回事?是系统研发部门的内部有人在以公谋私?还是被授权了的单位和机构内部有人以公谋私?”
系统管理员对此回应,检测系统的各类用户已超过5000家,在监管上存在一定困难,难免出现违规情况。
早在2009年10月,“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便在官方网站长期放置声明,欢迎社会各界举报通过淘宝等方式向个人提供检测服务的违规行为,一旦发现,将视其情节轻重,予以IP严格限制、扣减检测篇数、暂停账号、永久关闭账号等处理。
2010年8月,“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系统管理员曾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专区”公布,该中心已查封了十多个违规账号。
而现实情况是,淘宝网上的论文检测卖家数量长期保持在1000家以上。随着毕业季的到来,这一数据仍在不断上升中。
“这真是一个滑稽的现象,投入重金开发的打击抄袭的系统,反倒成了抄袭者自我保护的工具,还催生了一大批靠此牟利的人。”A主编说。本报北京5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