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爱红脸
闺女像我所希望的那样,一直与人为善,和谁都能玩在一起。但有些女孩小小年纪就喜欢拉帮结派,一不顺意,张口闭口就是:“我不跟你玩了!”“我不让谁谁谁跟你玩!”
闺女是个实诚重情的孩子,一听这话,就像真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只知痛哭流涕。我一次次劝慰她,慢慢地,闺女也想通了,再有人如斯出言威胁,她也能处变不惊。
一次,一个小女生叫嚷再不跟她玩了,闺女满不在乎:“那你可就少了一个好朋友了!”那女生又恐吓道:“怕什么,我还要班上女生都不跟你玩!让你没一个朋友!”闺女笑嘻嘻道:“别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干吗非得听你的,你又不是大王。”那女生恼羞成怒,扬言要告诉老师。闺女说:“老师说了,不要什么小事都去告状!”那女生连碰钉子,知道闺女不吃她那套,对付其他小孩的杀手锏在闺女这儿失灵了。
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有的小孩却喜欢恶毒地羞辱伙伴取乐。闺女总是抱怨她的朱姓不好,动不动被人笑话是蠢猪。我开导她,不用跟那些人一般见识,越是计较,他们可能越拿这个说事,让你不好受。你不把它当回事,他们看不成笑话,也就不会老当笑话说了。
上一年级时,闺女被老师点中领读课文。她上讲台时,老师有事暂时离开教室。几个淘气包趁机大肆嘲笑:“你不是动物猪吗?你都笨得要死,凭什么带我们读课文。”当时5岁多的闺女,面对讲台下50多个大她一两岁的同学的满堂哄笑,哭着辩解:“我不是动物猪的猪!我是近朱者赤的朱!”但是全班同学还是狂笑不已,大呼小叫着“蠢猪”。闺女后来说,当时她很想跑回座位上大哭一场,但是想到我的话,再难受也不让他们看笑话,坚持着把课文读完了。可回到位子上,有几个同学还没完没了地笑她是“猪”,她急中生智,冲着闹得最凶的一个张姓男生怒吼:“难怪你爱说脏话,因为你姓脏啊!”冲着另一个戚姓男生嚷:“你紧笑什么,只晓得傻笑,你干吗姓气呢?”她一发狠,那几个同学没占到便宜,都乖乖闭了嘴。
孩子交往中不可避免会有冲突。也许孩子正是在打打闹闹中学会评判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学会全面考虑自己和对方的利益的。作为家长,我们不鼓励孩子随便挑起冲突,但要教他们在冲突中学会与人交往,维护自己的利益。
女儿的苦恼
□漫兮
女儿自小属于安静内向的性格,不善于和人交往,自然也难以和别人发生冲突和矛盾。
可上了幼儿园后,胆小的女儿却经常遭遇别的小朋友的欺负。很多次她回家告诉我,班上有个叫露露的小女生,老是打她。我告诉女儿,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报告老师,我以为老师会妥善处理这样的事情。
可是,事情没有顺着我的期待而发展。露露依然每天都欺负我的女儿,而且因为女儿报告了老师,老师批评她,或者惩罚她,这样更加剧了她对我女儿的“报复”。虽然是小孩子之间的事情,那样的敲敲打打也并不能造成真正的身体上的伤害。但女儿明显地不快乐,甚至有不愿上幼儿园的倾向。这不是我所希望的,我一直希望她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对于女儿的苦恼,我也有些束手无策。我是为人师者,我说不出让女儿“以牙还牙,以打还打”的话。等我再次告诉哭泣的女儿,遇到问题要报告老师时,女儿的哭声更大了。
“妈妈,我不能再报告老师了。”
“为什么?”我疑惑地问她。
“老师说了,打小报告是不好的行为。”女儿一直想做个好孩子,老师的话真如圣旨。“呜……还有,露露说了,我再报告老师,她会更使劲儿地打我。”
天,我还真被难住了。我和家人为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我的先生和妹妹一致认为,我的女儿必须回击露露。并怂恿她,“露露打你,你就打她。”“我不敢打她!”“别怕!”我的心里有些惴惴不安,觉得不妥,可又没有别的办法。
第二天下午,女儿回家,喜形于色。
我拉着她的手问,“是不是得了小红花?”
她说不是,“妈妈,露露说了,她以后再也不打我了。”
“是吗?老师批评她了?”
“不是,今天她打我的时候,我使劲地打她了。”女儿的笑灿烂极了,“她说她不敢再打我了。”
从那以后,露露就真的再也没有欺负过我的女儿了。
一件特别的礼物
□澜湖冬柳
那时的我读小学五年级,在班上是学习委员,活动积极分子,经常参加个什么比赛什么的,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学生眼中的佼佼者。可是有一天,我却被人打了。
那天周末,打扫完了教室,我和几位女生相约玩一会游戏再走。当我们正玩得开心的时候,一只黑手突然横空一抓,把我们桌上的棋子拿走了两枚。我们抬头一看:一个男生正坏坏地笑着把棋子在手上抛上抛下。“赵禾!”我大叫一声,气不打一处来。这个赵禾,在班上调皮捣蛋出了名,经常被老师批评罚站,同学们更对他退避三舍,今天怎么这么倒霉,碰到这个坏蛋。
其他几名胆小的女生摇摇头,纷纷走开了,而我仗着练过几天武术的底子,猛地用手去抢。他比我还快,一下子躲开了,接着他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根柳条,朝我身上狠狠地抽了几下,然后转身就跑得没了影。
回到家,我悄悄地从后门进了自己的小屋,这时才觉得手臂火辣辣地痛,挽起袖子一看,刚才被赵禾用柳条抽的地方又红又肿,我一下子哭了。
爸爸、妈妈听到了我的抽泣声,跑了进来。
我一五一十地将经过讲了。妈妈跟我说:“雪儿,这个打你的同学我认得,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是我做的调解。他跟着他的奶奶住,很可怜。”妈妈是一名法官。她这么说了,我也没有再说什么。
第2天中午回家,妈妈拿出一个包装得很精美的纸盒子递给我,我打开一看,是日记本,缎面的。“啊,是买给我的吗?”我惊喜地大叫一声,我想要这样一个日记本很久了,妈妈是不是因为我挨打了,而安慰我的呀?我笑了。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内页,封面上居然写着几行字:
“亲爱的赵禾同学,希望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雪儿”
天哪,居然是送给赵禾的,而且还是以我的名义送的。
“不!我才不送给他呢!他应该向我道歉,怎么我还要给他送礼物啊?”
“好孩子,妈妈知道你受委屈了,可是他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你应该原谅他。下午放学了,我们一起去他家看看,你就知道了。”
妈妈又做了我半天工作,出于对妈妈的敬畏,我勉强答应了。
下午放学后,我们从学校出发,穿过了几条长长的小巷子,停在了一间木屋前,门是敞开的,从外面看,里面黑洞洞的。走了进去,我被看到的寒酸景象震惊了,堂屋里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木椅子,赵禾就趴在里屋的一张桌子上写字,屋子黑黑的也没有点灯,这和我的高大明亮宽敞的家简直有天壤之别。原来赵禾没有妈妈,原来他住在这么黑的屋子里,他好可怜……
赵禾出来了,我迎上去。“赵禾,这是送给你的,以后我们一起进步吧!”我不由自主地说了这番话。赵禾不解地挠了挠自己的脑袋,然后很害羞地笑了。我第一次看到,原来,他笑起来的样子不那么讨厌,甚至有些可爱了。
这以后,我主动要求和班上一些学习不好的同学坐到了一起,辅导他们学习,督促他们进步。因为从这件事上,小小的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人要宽容。
信息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