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大学送学,孩子领情吗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作者: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7-08-31
     这几日,正好是大学新生报到的高峰期。儿子的新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女儿的室友都来自何方?食堂的饭菜口味,孩子吃得习惯么?到外地高校报到,一路上人身与财产安全是否有百分百保障?带着种种好奇和不安,不少父母,尤其是家有外地高校新生的家长,纷纷选择送儿报到这种方式。如果你家正好有大一新生,你会事先就送学这事儿征求孩子意见吗?坚持送学,孩子又是否领情呢?

  送女报到,我补了一课□蔡家友 51岁 会计

  女儿收到杭州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我就说开车送她去学校报到。女儿本来同意的,可是到了8月中旬,她又提出要体验一下动车组。最终,我们只能双路出击,老婆陪女儿乘动车组,我自己开车,约好在学校大门口聚齐。

  因不熟悉杭州市区的路,又要赶时间,我不小心违章,被警察开了罚单。好不容易赶到学校门口,女儿却一见我就开始抱怨,说不该让她在太阳底下等那么长时间。我忍着气帮她办好入学手续,和老婆送她去寝室。进了屋,她把两手一抱,任由我和老婆搬行李、铺床、收拾衣物,自己戴着耳机听音乐,表情还很不耐烦。这时,有个女孩自己提着行李走进来,彬彬有礼地跟我们打招呼,然后动手布置自己的小床。

  见此情景,我非常感慨,忽然觉得宝贝女儿有点不那么可爱了。我开始庆幸女儿报考了外地学校。真希望四年独立生活下来,女儿不仅更加聪明灵秀,还学会自立和体贴别人。

  三千里“隐身”送学记□刘女士 43岁 公务员

  今年7月,儿子收到了西安交大的录取通知书。问他要不要送?儿子说,他高考前就和两位好友约好,如能顺利地被同一所高校录取,他们就来个“三骑走天涯”,一起乘火车去学校报到,不需要家长作陪。

  可是,上海距西安足足三千里,儿子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我担心他会水土不服。再说三个人里有一个是女孩子,要乘30小时的火车,我还担心他们万一发生口角,或者走得太近……考虑再三,我想出了一个“隐身”送学的主意,就是和这三个孩子买同一个卧铺车厢的火车票,事先不让儿子介绍我的身份,如果一路上他们需要我的帮助,我再像超人一样“从天而降”。

  还好,儿子比较理解我的苦心。一周前,我们一行四人,分成“3+1”两个小组上了火车,向目的地西安出发了。儿子其实很体贴,时不时地悄悄到我身边问候一下。

  一路上都很顺利,我根本没有什么帮助孩子们的机会,反倒是儿子在晚上帮我盖了条空调被。

  按照我和儿子事先的约定,到了西安,我没再陪他去学校,而是乘当晚的火车回了上海。虽说一来一返,我感觉有点累,但觉得这次隐身送学,既尽了我身为人母的心意,又照顾到儿子的面子,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我的第一印象被破坏了□Iris 22岁 学生

  虽然开了学我已经是一名大四生了,但是看着那些刚刚报到的新生,我不禁想起我大一刚入学时的糗样。

  当时,爸妈说要送我去上学,我很高兴地答应了,心想这下我可省力多了。可是没想到年迈的外公外婆也要一起去,虽然我一再反对,可他们却坚持要同行。

  等我到寝室时,其余三个室友早已整理好床铺。她们刚看到我时,还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可是当他们看到我不仅带了爸爸妈妈,连外公外婆也出动了的时候,一个个都面露惊讶。看到外婆帮我铺床、擦橱时,我也试图搭把手,可发现反而越帮越忙,只好在旁边看着她们帮我收拾。

  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四位家长走了,我却成了同学眼中的娇娇女。为了改变这个印象,我几乎花了一年的时间。早知如此,打死我也不会让家长送。

  一家两本经□杜鹃 24岁 教师

  我们家今年有两个新大学生,一个是二舅家的千金同同,一个是小姨家的掌上明珠婷婷。

  两个孩子都考到了外地,可在送学这个问题上,两家却出现了不同的场面。同同从小就很独立,她坚持自己去学校,二舅也很开通,说毕竟孩子已经长大了,总有自己独立面对风雨的一天,早一天步入社会也是件好事;相比之下,虽然婷婷也希望爸爸妈妈不要送学,可架不住小姨三天两头的游说,最后还是向爸妈妥协了。总之最后火车站送别就出现了两个迥然不同的画面:同同手拉皮箱,在家人的依依惜别之下,一个人潇洒南下;婷婷两手空空,在爸爸妈妈大包小包的簇拥之中,浩浩荡荡北上。

  真是一家两本经,各有各的念法。

  [方女士]送女儿去上学,不是对她不放心,我们只是希望能借着这个机会,全家一起出去转转。平常我们忙工作,她在忙学习,一起出去旅游的机会很少。我们孩子很懂事很贴心的,她很理解我们的想法,也知道这是父母对她的爱,主动说正好这回自己考到了西安,一家人可以借此机会游览一下名城的风光,感受一下十三朝古都的文化底蕴。

  [莫锡众]孩子上大学,家长与其一路鞍前马后地为其操心,还不如趁此机会培养他的自立能力,向他传授一些经验:比如叮嘱其尽量和同学结伴而行,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银行卡与身份证莫放在一起等等。如果实在不放心,还可以打手机、发短信,既可以及时了解情况又可以遥控指挥。这样的“指导”应该比“送学”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陈习]我的母校是上海水产大学。记得那天父母送我报到后,我们一家三口参观了校园,意外发现了鲸鱼馆,里面有一头硕大无比的抹香鲸标本,让人咋咋称奇。在一位同学的推荐下,我们还参观了水生生物馆,那里有许多全国第一的鱼类标本。临分别的时候,父母很开心,说是没想到送我上学,还能免费参观一把,让他们大开眼界,真是不虚此行。

  [Paul]再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就要去大学报到了。父母坚持到时要送我去学校,我不反对,但是前提和他们约法三章:报到时,缴费、办理一切手续,还有打扫宿舍卫生的事情我都希望父母不要插手。作为子女的我们确实应该体谅父母担心、关心我们的心理,但是应该反对的是父母一味地为子女包办大学报到、整理生活用品的行为。

  [photocell]家长送子女上大学,从情理上是无可厚非的。父母关心的除了安全,还有子女在未来的几年会在哪里学习、同什么人交朋友、平时会有什么活动等等。他们只不过想亲眼看一看,以过来人的眼光,为孩子把把关。

  作为一个曾被父母送进大学校门的人来说,我当时非常乐意父母送我。虽然我不喜欢被人认为不能独立,但是想要证明我的独立,以后的机会很多。

信息来源:新闻晨报

相关文章